抗雪救災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在大家都在歡天喜地地準備過年的時候,異常猛烈的暴風雪襲擊了我國。以下小編為你帶來抗雪救災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抗雪救災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1

20xx年1月10日—2月4日,六安市連續發生大範圍、高強度降雪。嚴重雪災使全市城鄉道路、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遭受重大損失,天堂寨、萬佛湖、銅鑼寨等山嶽、湖泊型景區災損嚴重。在重大災情面前,六安市旅遊局不等不靠,積極回響市委、市政府及省旅遊局的統一部署,全力做好防雪抗災相應工作。

1月29日市旅遊局連續召開黨組暨局長辦公會、全體人員會,通報災情,專題研究防雪救災工作,即時啟動《六安市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成立六安市旅遊局抗雪救災應急領導小組,發布預警、建立景區警報預警機制。及時下發通知,要求山嶽、湖泊型景區暫時封閉,暫停營業,並將相關災情及採取應急措施及時上報市旅遊局,市旅遊局主要領導親自值班一一核實,連夜上報省旅遊局,引起了省局關注、關心和支持。雪災期間,市旅遊局責成市旅遊質量監督管理所對各相關旅行社進行督查,督促做好安全工作,對地接及組團業務進行動態跟蹤,確保全全。市局和全市旅遊系統啟動了全天值班制度,準備隨時應對相關緊急事件。

在旅遊系統遭受特大雪災損失的情況下,在市旅遊局的組織和發動下,旅遊系統春節前籌積現金1萬元對口支援金寨縣水竹坪鄉,幫助重災區人民民眾度過難關。春節過後,在山路還沒有完全暢通的情況下,市旅遊局領導班子與六安二中負責同志一道前往水竹坪鄉,將共同募捐的3萬元現金送到特困災民手中,與當地政府領導一道共同幫助重災區民眾重建家園,恢復生產。

抗雪救災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2

許多地區大雪天氣已經持續了數天,雪災已成了當前熱點問題,也成了當前最需要我們共同度過的難關。雪災給我們帶來的思考很多:

雪災帶來損失。從全國看,雪災發生後,停水停電、交通受阻、大量旅客滯留車站和機場,長期處於飽和狀態下的物流和能源系統在極端環境下已顯得沒有多少迴旋餘地;因為惡劣天氣的影響,連主要證券指數都開始下跌,可以說,已觸及到了整個國民經濟。如果處置不當,就可能導致民眾緊張慌亂和社會秩序混亂。從區內看,雖然對今年農業墒情帶來正面影響,但是對正在發展的設施農業可謂一擊重創。由於受持續低溫、冷凍的影響,有10多萬畝大棚受災,加之交通受阻,農副產品運不出、進不來,這就給本已初露端倪的結構性通貨膨脹又添了重重的一層陰影。

雪災也帶來教訓。大雪來臨,氣象部門也發出了紅色警報;國家也成立救災中心;財政部、農業部也向災情較重的省份緊急下撥農業生產救災資金,支持開展農業生產自救工作;南方一些省份也都實施了國家二級緊急預案;各部門也都全力奮戰,儘量把損失降到最低。但是客觀評價,各部門反應得晚了些,考慮的不太充分,地區之間、部門之間和行業之間還缺乏有效相互的協調和配合;廣大民眾在雪災面前也是被動的忍受,傳統的過年風俗和幾乎成為定律的全球範圍內最大規模的人員流動在極端條件下還是鐵打不動得以繼續;在煤荒面前,傳統管理模式與市場經濟運做需求之間的矛盾也得到了充分的暴露,各級政府還必須為形勢越來越嚴峻做好準備並要相應採取緊急措施。

雪災也帶來啟示。平常總能從各種途徑了解到已開發國家動不動就搞一些應對自然災害的演習和應急預案的演練,有時也感覺到挺可笑的。但是,仔細想一想,人家這種方式方法確有可取之處。通過演練,一方面能夠提高公共體系在極端環境下的應變和處置能力;另一方面能夠提高全民的防災意識和應對知識。試問我們周圍的親朋好友,有多少人對火災、地震、洪水和爆炸等災害發生後能夠有足夠的應對知識?我敢說,不會太多。在這方面我們需要補的課還很多。

雪災同樣帶來商機。在看到負面影響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災後很多需要把握的東西。雖然沒有做到“未雨綢繆”,但“已雪綢繆”也不算晚,一些設施大棚不僅努力保苗,而且還在積極育苗,以備災後及時提供所需種苗。雪災之後,針對應對極端環境下的各種基礎設施改擴建工程必將陸續開工;針對應付災害天氣的各種設備儀器必將生產並投放備用,等等。在逐步改善應急能力的同時,國民經濟發展的又一“興奮點”的坐標似乎越來越明晰。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只要善於把握時機,壞事也能變成好事。一場50年不遇的洪水,使我們意識到了要加強對大江大河的治理對生態環境的重視;一場突來的“非典”,使我們提高了公共疾病預防能力;也許一場50年不遇的雪災後,我們各級政府應對自然災害的應急機制和能力會有一個切實的提高。如果把握到位的話,禍福轉換的經典演繹就有可能發生,讓我們公共努力並期待著這一天儘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