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勤個人工作小結

通過引入質量管理體系,集團先後制定和完善了管理職責、工作例會等70多項規章制度。集團工作按照體系進行了細化、量化,工作井然有序,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記錄。比如,學院重大保障任務,集團事先有計畫、有預案,事後有小結、有評價,不斷總結經驗,提升工作能力。

體系的引入,指導了集團的發展壯大,實現了有機整合。三年間,集團先後成立或組建了交通服務中心、南區物業公司、人力資源部,制定了管理制度,實現了平穩過渡,無縫對接,規範管理。例如,集團於XX年4月份正式接管全院聘用人員,為了貫徹落實XX年1月1日實施的《勞動契約法》,人力資源部編制了工作計畫,依法實施了簽訂勞動契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規範了錄用及辭退手續,處理了大量的人員進出、勞動糾紛、社保繳納、最低工資增加、大集體用工成本追加等問題,穩定了聘用人員隊伍,保證了正常的校園秩序。

按照體系要求,集團加強安全管理,建設平安校園。在確保車輛運行安全方面,集團嚴格了聘用駕駛員考核程式;制定完善了駕駛員管理制度,對車輛勤保養,人手一車,責任到人。在學生宿舍安全防盜管理方面,認真堅持執行來訪者登記制度,學生刷卡進入公寓;在各公寓樓安裝了監控裝置;加強了安全防盜教育和防盜知識的宣傳,提高學生防盜意識。在確保用電安全方面,集團常年抓好對學生公寓違章使用大功率電器的檢查,保障學生用電安全;定期對變壓器、線路等進行檢修,加強對損壞部位的巡查維修;用電高峰到來前做好應對預案,加強值班檢修。

按照體系規範,集團提前謀劃,紮實保障,做好重大任務的後勤保障工作。在重大任務面前,集團黨政一班人提前制定工作方案,集團領導實行分中心領導、分片協調指導,帶領員工現場做好了各項保障工作。在評估調研保障工作中,集團認真做好了評建保障預案,主動開展了維修、綠化、環境改造等項工作,為評估調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評估專家組到校調研期間,集團加大了衛生保潔、維修力度,集團黨員幹部及管理人員衝到服務保障一線,責任到人,講給大家聽,帶著大家乾,乾給大家看,創造了良好的校園環境。在保障“四體會”工作中,面對場館新、任務重、責任大、耗時長的情況,集團各中心齊上陣,相互協作,幹部員工吃住在場館,奮戰45天,在對接、測試、保障、收尾等四個階段,克服種種困難,圓滿地完成了校園環境、場館保潔、水電保障、器材搬運、燈光音響和其他勤雜工作,保證了全國體育大會的順利舉行。

五、勇於開拓創新,探索管理模式

隨著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後勤管理必須積極探索適應新形勢下的管理模式,構建後勤服務保障體系。為此,結合學院實際,成立了南艷湖校區物業管理公司,全面負責學院南艷湖校區二期校園後勤保障(宿舍、校園衛生、綠化、安全防範、維修及樓宇管理等)。南區二期物業管理公司不同於社會上的小區物業管理公司,也有別於現有的學院後勤管理方式,在管理和服務過程中,公司積極探索採用“輪輻式”管理模式,一點多線(一個物業中心,多線工作分工,點線相連,線隨點動),各項工作線直接對公司負責,真正縮短管理鏈條,為學院教學、科研及廣大師生提供了快捷、優質的服務。在操作過程中,物業公司創造了隊伍建設立體化、管理制度體系化、物業服務家庭化、育人功能聯動化等一些師生員工較為滿意的做法,為高校後勤管理提供了借鑑,先後有多所兄弟院校來公司考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