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學校工作計畫

4、開展“五愛”教育,落實“五個學會”教育。

(1)在全校學生中開展五愛教育,使學生“學會感恩、真誠回報、快樂成長”。組織全校性的愛生命、愛科學、愛父母、愛老師、愛祖國專題教育,觀看視頻,開展主題班團隊會、教師節、國慶等活動,多途徑貫徹落實。

(2)學會尊重、注重自尊、懂得尊重的權利和責任,學會尊重他人,注重寬容,同時尊重自然,注重和諧。

(3)學會溝通。溝通、配合是高效、高質量完成任務的關鍵,通過溝通加深相互了解,達成共識,把握成功。

(4)學會學習。通過各種有效活動與教育,認識影響學習情境的有關因素,加強學習的自我意識。

(5)學會生活。教育學生定立志向,學會誠信、學會獨立,樹立信心。培養獨立生活能力、自理能力、自控能力、協調能力;要有健康的心理、健康的身體、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習慣;要熱愛生活,要有戰勝各種困難的勇氣。

5、加強德育常規管理工作

(1)抓好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加強紀律、衛生的檢查力度,做到服務管理、育人的統一;注重良好的學風建設,做好“文明班級”和“文明宿舍”的評比工作,使學生的行為規範外化為行為,內化為素質,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習慣。

(2)開學第一個月,對學生進行全面細緻的行為規範教育,通過軍訓、制度教育、主題班會、講座、評比等多種途徑的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加強值周班的培訓、管理、認真做好公平、公正的值周評比工作。

(4)加強傳染病預防和宣傳,堅持晨檢,努力提高健康水平,確保師生的生命安全。

6、提倡班級特色管理

鼓勵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用愛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樣去激勵,用人格去薰陶”,注重思考,深刻反思,不斷總結經驗,努力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管理模式。

7、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開展好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學會必要的心理疏導方法,努力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8、加強法制、安全教育

法制、安全教育長抓不懈。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道路交通管理法》、《消防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系列教育,增強學生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自我保護意識,組織學生參加法制競賽。

9、創建良好校園文化,讓環境育人。

(1)充分發揮學校的宣傳欄、板報、報刊、廣播等宣傳陣地的作用,堅持正確輿論引領人,優秀作品鼓舞人,典型事例激勵人。

(2)充分發揮政教處、少先隊和學生會等社團組織的作用,開展綠色校園和書香校園活動。

(3)加強留守學生管理

堅持留守學生每月例會制度,開展生活衛生、紀律評比和宿舍展示活動,把宿舍變成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在創建平安校園建設中充分發揮其作用。

(4)開展每天記誦一個勵志警句,每周講述一個感恩故事,每月訓練一個好習慣活動。政教處制定方案,積極開展“創文明班級、爭當文明學生,創十佳少年、優秀學生幹部”等系列教育活動。

(5)學校要圍繞辦學理念布置校園文化,不同區域體現不同文化內涵。

(三)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工作思路

一個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兩個提高: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個加強: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加強課堂教學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四個確保:確保良好的教學秩序,確保良好的教風學風,確保良好教學質量,確保課堂教學改革的全面實施。

1、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創新教育思路,轉變教育觀念,深化教學改革,構建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全面、自主、生動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縮小校際之間、班際之間、學科之間的差距。

2、本校教育的兩個層次

學前教育要全面貫徹落實發展綱要,充分利用優秀教育資源,積極開展學前教育達標創建活動。關注兒童的個體差異;寓教於兒童的遊戲活動之中,注重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和興趣的培養;教師應成為學生成長的支持者、合作者。

國小1-6年為第二層次,其中國小層次又分為兩個學段:一至三年級學段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接受性學習仍然是其主要的學習方式。此階段教師應側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激發學生廣泛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自信心和成功感。可實施“快樂教學”及“成功教學”。在接受學習、快樂教學、成功教學的基礎上,根據學情,積極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尤其是科學學科,應以探究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四至六年級學段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實施以自主合作探究與接受性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