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學校工作計畫

3、創建“分組合作、探究高效”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主動地適用探究與發現的方法,建構所學內容的意義;充分發揮教師在學生學習工程中的指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標,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教師應努力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和提出新舊知識之間聯繫的線索,努力把教材中以符號為主要載體的現成知識按其被人們發現和認知的過程還原。教師應在實效的基礎上,組織有意義的小組合作學習。

4、創建有突出特點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的創建應符合學科特點、階段特點及內容特點。以“課前預習-組內交流-匯報講評-釋疑補充-驗收檢測”五大環節為基礎。不同學科、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內容應有不同的教學模式。

5、完善常規,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1)制定計畫,教師必須落實義務教育各學科課程標準,通讀全冊教材及有關資料,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擬定可行的教學計畫,做到目的要求明確,進度適宜,措施得體。

(2)精心備課。要備學生,備教材,體現知識的系統性,把握思想教育因素,體現教學的科學性,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教師應把教學中的點滴成敗得失及時寫成教學後記,體現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理想目標。

(3)認真上課。各學科教師要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充分做好課前準備,督促學生做好上課準備,課堂教學講究實效,做到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方法創新,注重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上課做到儀表端莊、精神飽滿、手勢規範,教學時間安排合理,準時上下課。強化課程意識,嚴格按照功課表上課,不擅自調課。

(4)仔細批改。作業批改和學生作業要規範。要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補。作業設計要有針對性,難易適中,批改字跡要工整美觀,錯題要求學生訂正復批。家庭作業量執行“規定”。

(5)耐心輔導。面向全體學生,抓好促優轉差工作。認真寫好輔導記錄。注重發揮學生個性特長,追求輔導的高效性,開展教學內容課課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活動。做好教學反思,真正做到“教學生一天,想學生一生。”

6、完善畢業班管理,為明年小考奠定基礎。六年級工作是學校工作重中之重,直接影響學校生存發展和學校社會聲譽。我們要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倍加努力,制定計畫,研究策略,掌握信息,把握方向,爭取XX年小考再創佳績。

7、注重學生特長發展,弘揚辦學特色,辦好興趣小組和藝術創新活動。為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繼續開展“樂器、舞蹈、合唱、書法、繪畫、桌球、作文、英語”等藝術小組活動,力爭教育均衡化。

8、實施科研創新,以課題促課改。教育教學科研是提高教師業務能力,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校發展的有效途徑。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力度,圍繞課堂教學改革這箇中心開展教研活動。把推動教學改革與學校創新結合起來,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課堂教學目標。引導教師樹立科研意識。鼓勵教師在科研指導下進行教育教學實踐,在實踐中積累素材,結合反思、總結經驗、撰寫體會,提升教育教學層次,提煉教育教學經驗,撰寫教學論文、教育個案、積累實績,提高品位。

9、質量監測要堅持隨堂監測、周監測、月監測。月監測後做好質量分析,提高教學質量。四至六年級12月中旬開展語文、數學、英語競賽活動。

10、充分利用優秀教育資源,創建網站,留守中心實施班班通工程,確保上下信息暢通,及時宣傳報導學校辦學特色。改進和加強信息技術教育,積極開展信息技術創新實踐活動。以校園網建設和信息技術研究與套用等為重點,打造學校信息化、數位化教育品牌。

11、加強體衛藝工作,推進陽光體育的開展。以“健康第一、學習多趣、生活多彩”為目標,以常規活動和時事活動為主線,建立體、衛、藝活動體系,突出時代性、社會性、科學性,倡導全校師生尚新、尚善、尚美、尚進,感悟成長,體驗成功,品味幸福。

讓學生明確體育活動的目標,提高體育課、活動課、課間操、大課間的質量,堅持學期匯操比賽和踢毽、跳繩等比賽,提高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抓好傳統項目的訓練,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計畫,堅持不懈,爭取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取得好成績。開展全員體育,籌備開好全員參與的師生運動會。

增強全校師生的健康意識,做好常見病的防治工作。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和防疫、師生心理健康教育、衛生保健等工作,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行為。班主任老師要認真履行職責,充分利用宣傳櫥窗、校園廣播、校報等校園媒體,向學生做健康知識、安全知識、衛生習慣等專題講座,做好學生的體檢及健康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