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xx國小下學期學校工作總結

(2)學校繼續辦好第12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排演了《繽紛陽光、爛漫夏日》大型文藝節目,進行了書法現場創作,舉行了“小百花遊園”活動,進行少兒繪畫作品、“愛我家園、愛我校園”電子繪畫展示,四年二班洪心陽等同學獲得電腦繪畫一等獎,三年一班的吳臻銘的操作鍵盤比賽一等獎;舉行了第八屆小百靈歌手賽,五年三班的林博偉、四年三班的陳白萍、二年五班的王楠等同學獲得一等獎,陳白萍參加市電視卡拉ok大賽,獲得第三名,並將於7月赴省參賽;六年一班的楊毅佳獲得電器樂比賽一等獎。 

(3)學校進行科技創新活動,參加技能素質競賽。六年二班的張華琳同學的“多用途臉盆架”獲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蔡子賢同學的“智慧型機器人”或省科幻畫三等獎;吳鴻俊同學獲市中國小生“三模一電”奧迪四驅車競賽全能中級項目第一名;開展了“新年話書”徵文、讀書創作格言、警句評比,六年五班的丁湘琳、五年一班的楊海鴻等同學獲得一等獎;在市第九屆國小生六項技能素質競賽活動中,我校同學奪得團的總分第三名,五年五班的高雅、黃毅翔同學獲得個人總分一等獎,六年五班的陳夢穎獲得二等獎;在第七屆“海峽冰心杯”徵文比賽中,我校六年四班的葉涵等同學獲得省一等獎;在市“我做道德小標兵”少年兒童書畫攝影展評中,我校莊睿萱、盧珊等同學獲得書法、繪畫一等獎。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增強了校園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陶冶了同學們的情操,豐富了大家的精神世界,促進了全面發展。 

(4)學校加強了少先隊的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繼續抓好紅領巾假日小隊活動、紅領巾假日農莊勞動實踐活動,以及德育的科研活動。舉行了三年段的隊儀式比賽,組建了新一屆的鼓號隊,進行一年級新隊員的吸收工作。在寒假雛鷹假日小隊活動評比中,四二、四六、三一、三五、六一、六四中隊獲活動一等獎;原六一中隊、六二中隊還被評為全國特色中隊。我們還做好省青少年道德建設研究課題《勤儉自強》結題驗收工作和國家十五課題“體育學科評價改革”,以及市品德與生活的有效連結等實驗工作;進行了校三好生、優秀少先隊員、小十佳和市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先進班集體、省市優秀少先隊員等的評選工作,六年一班、六年三班評為市先進班集體,五年五班的高雅、六年一班的黃雨田、六年四班的呂鍾吟、六年二班的葉珩、五年一班的洪俊琦、一年一班的孫楚雯、洪澤釗等同學分別榮獲省、市優秀少先隊員、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而受到表彰。表揚了先進,弘揚正氣,推動校園文化建設上新台階。 

三、認真貫徹《國小管理規程》,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1、學習《國小管理規程》,提高依法執教觀念。 

我們組織教師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和《國小管理規程》等教育法律法規,不斷提高廣大教師的法制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意識,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規範教育教學行為,讓教師自主、公平、愉快地發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通過重溫新課標,老師們進一步認識到新課程改革既是挑戰,又是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能把理論學習落實到教學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質結構繼續接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挑戰。 

2、開展校本教學研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我們積極提倡——學校即研究中心,充分利用本校資源,發揮學校教師集體的智慧,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形成長期有效的機制。使學校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化組織。教師逐漸形成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方式,把日常教學、教學研究、專業成長融為一體。 

本學期教導處、教科室繼續認真組織各教研(備課)組開展各級各類教育科研。語文科的省基礎教育研究實驗課題《國小語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實踐研究”》以及市第二批“十五”規劃教育科學研究課題《猜想在數學學習中的運用》、《國小體音美科學生學習評價的改革》正在準備結題報告。體育、數學、品德、信息技術、科學等學科的全國、省、市級實驗課題都在有計畫地進行研究,教科室舉行的學校校本教研課題研究成果展示匯報會取得圓滿成功。 

本學期我們繼續對以下幾個專題進行重點研討。一是新課程提出的三維目標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的落實;二是新課程倡導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如何在課堂上真正得以體現;三是如何創設有效的生活化的學習情境,讓課堂成為師生煥發生命活力的舞台;四是如何構建多元化的課程評價機制,發揮評價對教師和學生成長的激勵、促進作用。通過研討,我校陳為潘老師展示市“教學新秀”課堂教學及說課的紮實基本功;莊麗霞老師參加泉州市國小科學(自然)優質課觀摩評選活動榮獲一等獎,並送省參加錄像課評比。陳曼沙老師參加泉州市國小英語優質課評選活動榮獲二等獎,陳建寬老師參加泉州市國小綜合實踐活動錄像課評選活動榮獲一等獎;優秀課件;選送葉志純老師的“書法課程”參加國小“校本課程”優秀教學活動設計方案評選。 3、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