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學期學校工作總結

開學初,教務處重申了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嚴禁教師坐著上課、課間接打電話、體罰學生等不良行為。凡查到違規違紀行為,在本月的績效考核中予以處罰。規範了教師請假制度,提倡教師“侯課”,上課必須體現“高效課堂”模式,鼓勵教師靈活改進課堂模式,形成具有特色的課堂。

3.加強學生作業檢查。

以前,我部學生作業書寫比較馬虎,教師作業批改不夠規範。為了改變這一不良現象,開學初,教務處專門制定了教師作業批改的要求,規定了作業批改的次數,要求作業設計要精緻,批改形式要靈活,規定學生錯誤一定要及時更正,教師要進行二次批改,精心做好作業評講工作,指點方法以提高其能力。認真記好作業批改記錄,對後進生應面批面改,並鼓勵他們進行縱向比較,提高學習的興趣與信心。為了加強教導處對教師作業批改的監督力度,教導處組織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利用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的形式對教師作業批改情況進行檢查,檢查的結果與科任教師月績效工資掛鈎。通過一個學期以來對學生作業嚴格要求,學生書面作業和卷容有明顯的好轉,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形成良好的書面作業格式。

4.認真輔導學困生。

為了確保優秀率,提高合格率,要求教師利用閒余時間加強對學困生輔導。提倡教師輔差定對象、定時間;提倡一對一輔導;提倡對學困生的作業面批面改;提倡考試結束後對學困生試卷進行分析,查找原因,幫助他們及時訂正錯誤。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減少了差生面,提高了各科班平分。

5.精心組織月考,及時總結表彰。

我們實行月考制,每次月考精心安排,及時總結表彰。每次月考獎勵年級第一名的班級、各年級前十名學生、各班評選出來的學習標兵和進步學生,並將獲獎班級和學生的名單製成噴繪張貼公布。學部還組織了第三次月考優秀學生去工農兵政府參觀。通過這些措施,樹立了良好的學風、校風,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另外,考試結束後,各備課組利用集體備課的時間進行試卷分析,查找問題,及時整改。

6.每月定期舉行教學月檢。

每月底,教導處及時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全面檢查,主要查看教師的教學反思、個性化批註、作業批改、聽課筆記等,並將月檢結果與每月的教師績效考核掛鈎,及時向教師公布,使教師明確自己工作的得失。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教務處充分發揮值日行政、年級組長、備課組長的作用,加強常規教學檢查。通過課堂巡查、作業批改檢查、教學月檢等形式,規範了教師的常規教學行為,對青年教師起到監督和引領的作用。為實現教學成績保二爭一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積極開展教研教改——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由於我部剛參加工作的教師比較多,教育教學經驗欠缺。為了迅速提高年輕教師的業務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本期我們在教研教改方面的做了如下工作:

1.利用高效課堂為契機,積極進行課堂教學研究。我們每周都安排語文、英語課在階梯教室舉行高效課堂展示活動,每月開展一次數學專題教研活動,並組織相應學科的老師聽課評課,進行課堂觀察,解決教什麼和如何教的問題,倡導良好的教研氛圍。

(1)本期語文教研的重點是學生書寫和作文教學,語文教研組在劉文嬌組長的帶領下,積極開展了識字教學和作文教學研討活動,提高了我校學生的書寫和寫作能力。我校六6班學生曾繁華、郭賽男參加株洲市首屆“小狀元”杯作文競賽分獲三等獎和優勝獎。六6班劉藝攀同學參加茶陵縣“巨人教育杯”書法比賽榮獲國小二組軟筆書法二等獎。

(2)本期數學教研以教材研究為重點,數學教研組在盧元香組長的帶領下,把1—6年級的12冊教材分成“數與計算”、“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機率”、“解決問題”和“數學廣角”五個專題進行研究。活動前制定了方案,確保活動有序、有效;每次活動,每個備課組集體研究一堂課參加比賽,並安排專人對口點評;課堂教學比武后安排縣市學科帶頭人——劉育康、歐陽蘭桂和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盧元香、王雪萍、王曉鳳對教師進行了專題講座。通過活動,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著手,重點研究教什麼的問題。對青年教師把握教材、處理教材進行了系統的培訓,創設了具有世紀星特色的數學教學研究形式。

(3)英語教研組在劉小玲、陳志芳兩位組長的帶領下,保持了英語教學特色品牌,在現在的基礎上繼續增加了一名優秀英語教師。以朗文英語為本,從一年級開始開設好英語課。每周一、二年級開設三節英語課,三到六年級開設四節英語課。為了增加學生學英語、說英語的氛圍,我們在教室布置時增設了“英語角”專欄,在課間操的時候增設了“每日一句英語”環節。在全體英語教師的努力下,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