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導處工作計畫(2014-2015學年)

一、指導思想

圍繞市教研室工作安排及學校工作計畫,本學期我校教學教研工作以打造“滿意課堂”為著力點,強化課程改革,以提升教師素質為根本,加強教研科研的引領作用,切實轉變質量增長方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具體工作及措施

(一)常規管理

1.嚴格執行課程計畫。按照國家課程計畫開齊、上足、上好各類課程,不任意增刪課時。加大課程管理巡查力度,對各教師執行課程計畫、按課表上課等情況進行督查,發現問題要嚴肅處理。繼續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時間,要求學生按時到校,教師及時放學,關注學生身心健康。

2.嚴格備課管理。要求教師要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熟悉教材的知識結構,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堅持提前備課,教案中有教材和學情分析、教學程式設計、教法與學法,有作業設計,教案體現“自主、合作、探究”新理念。堅持每周寫一則教學反思,對階段性檢測有質量分析,有改進措施。

3.精心設計及批改作業。要精選作業內容,難易適中,體現梯度,形式多樣,在鞏固基礎中求提高。認真批改作業,在批改過程中注重文字、符號、圖案的激勵作用,以批改促作業質量提高。

4. 加強教學常規的檢查制度。繼續堅持定期檢查與平時檢查相結合,加大對備課、作業布置及批改、教學反思、階段性檢測的檢查力度,及時反饋。加強隨堂聽課,經常性地組織教研組長、各年級學科負責人以及行政成員深入課堂開展聽課、評課活動。

5. 加強教學檔案的規範化管理,重視每學期教學檔案和教師業務檔案的整理,對各學科教學常規落實及檢查、開展活動情況、教師業務檔案、教研成果、獲獎情況等進行詳實記載,統一歸檔,系統管理。為學校“績效工資”改革、職稱評審、職務聘任以及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供資料。

6.按照安徽省電子學籍的管理要求,進一步規範我校電子學籍的管理工作。嚴格履行電子學籍管理辦法,及時做好對資料庫的補充、校對、修改和學生卡的管理使用工作。

(二)教學工作

1.以人為本,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一是強化低段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的培養。制定具體的學習習慣要求,健全表揚激勵制度。二是繼續抓好畢業班教學管理,注意做到科學有效,保持並促進畢業班教學質量在全市處於較好位次。三是組織期中、期末語文、數學、英語學科教學質量檢測、調研,教導處要及時分析,及時通報,督促教師及時調整改進。四是規範教師家校通傳送信息的管理和使用,強化家校合作,共同做好學困生的幫扶、教育工作。

2.重視行為養成教育,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加強行為規範教育,以《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為標準,以一日常規考核為抓手,開展好文明禮儀教育系列活動。結合《工國小生十個好習慣》的工作要求,利用晨會、班隊會、主題教育活動、班級公約等,強化教育訓練,注重細節,特別是抓好學生的集隊、上操、午間管理和課間行為規範等,切實培養學生做“講文明、講禮儀”的校園小主人。

3.開展好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利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發揮少先隊陣地作用,一月一主題,對學生進行感恩、奉獻、友愛、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等豐富多彩的少先隊主題教育,塑造學生良好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