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計畫

一、單元簡析   本組課文以“走遍千山萬水”為主題。它雖然是選取有關山水景物的文章來組織單元,但實際上暗含著圍繞學習描寫景物的方法來編排,比如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除此以外,還要了解排比句式並學習運用,體會優美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這一組課文語言優美,易於朗讀背誦,在誦讀中體會山水景物之美。《古詩詞三首》,《獨坐敬亭山》、《望洞庭》、以及《憶江南》都是名家寫大好河山的,畫面感強,有拓展的空間。二、教學目標:1.認識24個生字,會寫29個生字,正確讀寫有關的詞語,能借查字典和聯繫上下文,讀懂詞句的意思,積累佳句。2.背誦三首古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學習通過看注釋,邊想像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能說出有關景物的特點。4.感受景物的美好,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5.了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能模仿課文例段寫話。三、重難點1.品味詩句,理解詩句句意,指導背誦,積累語言.2.了解景物,想像其美景.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景物的特點,激發愛美的情感,受到美的薰陶。3.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練習理清課文的條理.4.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習作,順序清晰,生動具體.四、課時安排: 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2—14課時,其中精讀課文6—7課時,略讀課文1—2課時,口語交際1課時,習作2課時,“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寬頻網”2課時。具體安排:《古詩詞三首》  3課時《桂林山水》  2課時《記今畫的雙龍洞》  2課時《七月的天山》  1課時《語文園地》  5課時五、教學措施教學時重視詩詞的朗讀指導。採用多種形式訓練學生誦讀。避免單純的朗讀技巧指導,要緊密聯繫詩詞的內容和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啟發學生思考。《桂林山水》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遊記,教學時既要讓學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還要讓學生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使情和景的自然結合貫穿教學的始終。《七月的天山》中的天山是我國西北邊疆的一條大山脈,連綿幾千里,橫亘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之間,把廣闊的新疆分為南北兩半。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自己去發現,並說出自己的感受。然後,對他們的發言作評價,對獨到的見解加以肯定和鼓勵,不夠到位的則加以點撥,引導他們再次回文探究。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計畫一、單元簡析本組教材以“以誠待人”為專題,選編了精讀課文《中彩那天》《尊嚴》,略讀課文《萬年牢》《將心比心》,還有一個語文園地。《中彩那天》反映了一個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使我們懂得了誠實守信是人的精神財富,遠比物質財富更為重要。《萬年牢》告訴讀者做什麼事都要講究認真,實在。《尊嚴》講了一件石油大王哈默罕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更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將心比心》雖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卻能給人心靈的震撼,告誡人們遇事要將心比心,多為別人著想。四篇文章充滿了豐富的人文內涵,語言樸實,但內容生動感人。學習本組課文學生在提高語文能力的同時,受到情感的薰陶,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修養。二、學習目標1.認識20個生字,會寫28個生字。能會寫會運用29個詞語,會讀會認23個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3.體會文章的表達方式,培養學生閱讀能力。4.感悟人物形象,加深對誠信的理解,並能付諸行動。三、教學重難點  學生運用課文中獲得的閱讀方法去閱讀有關選學課文,蒐集發生在身邊的有關誠信的事例,加深認識,並付諸行動。四、課時安排  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2—14課時,其中精讀課文6—7課時,略讀課文1—2課時,口語交際1課時,習作2課時,“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寬頻網”2課時。《中彩那天》  2課時《萬年牢》  1課時《尊嚴》  2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