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教導處工作總結

5、作業要按時認真地批改,不錯改、漏改,做到有布置就有檢查和批改,提倡寫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明確學生今後努力方向的作業評語。對基礎差的學生提倡面批。作業批改要註明批改日期。

6、及時糾正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帶普遍性的錯誤要在課堂上集體訂正、講評,個別性的錯誤要求自己訂正,並在下次作業批改時一併檢查批閱。

各教研組長,對本教研組教師的作業情況加強指導和督促。年級主任、組長負責本年級各學科作業量的調控。教導處不定期檢查教師布置與批改作業情況。作業量及作業時間規定如下:

(1)、作業量:

語文:每周3次作業紙,作文大作2周1次,小作每周1次

數學:每周4次作業紙,天天有作業

英語:每周2次作業紙

物理:每周3次作業紙

化學:每周3次作業紙

政治、歷史:每月3次作業紙

地理、生物:每兩周1次作業

(2)、晚自習學生作業實行考試化,請班主任和當晚下 班 老師負責安排,當天的作業,在下 班 老師督促下,課代表在晚自習下上交辦公室,時間安排如下:

第1節課數學45分鐘

第2節前25分鐘英語

第2節後20分鐘語文

第3節前25分鐘初二、三物理

第3節後20分鐘初三化學

政、史、地、生原則上在課堂上完成,如果當天課堂沒完成,初一、二可在第三節晚自習,初三在第四節晚自習用適當時間完成。

(3)、作業紙評價為優良中差(英語為abcd),單元測試卷可以打分數。

(4)、每次學生作業批改過後必須註明批改時間。

(5)、每周五下午第四節課教導處檢查學生當周作業,並在下一周星期一通報檢查結果。

⑷虛心學習,能充分汲取每一位教師的優點。

各教研組要組織教研組內各教師相互聽課,取長補短。教研組負責人應該在聽課的基礎上對本教研組教師加強學科指導。教導處每周檢查教師聽課情況,並及時公布。

1、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每周1—2節,其他教師每周至少一節,每學期不少於20節。中乾以上領導每周一次推門聽課。

2、聽課時要認真詳細記錄,做好評價分析,課後相互交流。並在在教研中提出科學評價,聽課記錄中要註明時間、授課人、學科、節次、課題所聽班級等。

三、夯實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

1、本學期我們將教研工作抓實抓細,努力使教研工作輻射到每個年級,每個學科,滲透到每一位教師及教學的基本環節。為此,教導處加強教研製度的建設,重點健全教研組教研體系,為了保證集體備課的質量,提高備課的實效,加強集體備課,各教研組、備課組都要制訂好計畫,做好妥善安排,全體教師每周參加教研組活動一次,時間不少於1節課,活動形式是:教研組長組織材料帶領教師學習,進行說課或公開的評課活動,交流外出學習心德。集體備課每周活動二次,每次時間不少於1節課,集體備課是在個人鑽研的基礎上,一人主講,共同討論,集思廣益。備課組活動的內容有:

(1)對照教學計畫,檢查當前教學進度的執行情況;

(2)明確本單元教學的目的和要求;

(3)研究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及其處理方法;

(4)統一作業布置和單元檢測內容;

(5)檢查總結前一階段教學情況,找出教學中的問題並制定相應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