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學校2024年終工作總結

二、典型經驗及做法

(一)、配合縣教體局“學校達標創建活動”,我中心學校與XX年春組織全鎮33所中國小校長,分成兩個組,乘兩輛班車,對每所學校的校容校貌、基礎建設、校園綠化、美化、校園文化等進行了參觀評估,極大推進了各校的達標創建活動。

(二)、狠抓新課標的學習與實踐,促進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

課程標準的改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切攻堅點,新課程標準是教師確立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與遵循。為促進我鎮教師轉變教育理念,我們狠抓了新課標的學習與實踐。第一,中心學校翻印了國中、國小各學科新課程標準,達到每位教師人手一冊。第二,召開校長、教導主任連席會議,全面部署新課標學習與實踐事宜。第三,安排專題學習時間,採取個人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要求在集中學習中,人人參與討論,人人發言,人人撰寫學習心得。第四,中心學校成立新課標學習效果測評小組,對每位教師進行測評,不過關者繼續學習,直至過關,否則不允許上講台。從而大大促進了我鎮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

(三)、強力推進集體備課,積累了一定經驗

在實施新課程的今天,集體備課成了我鎮校本教研的一種重要形式。根據縣教體局集體備課的有關要求,我中心學校建立了金字塔式的集體備課組織機構,規範了全鎮集體備課的各項制度。

建立了金字塔式的集體備課組織機構:鎮集體備課領導小組---一、二國中、鎮小、國小四個學片備課領導小組;鎮集體備課領導小組派出督導員----一、二國中、鎮小各學科備課小組、四個學片各級段語數備課小組;各國小校長分包各學科備課小組。

我鎮集體備課的具體做法和要求:

(1)每學期開學前,各備課組制訂出切實可行的集體備課計畫,安排到周,一式兩份,一份交教導處,一份由備課組自存,以備教導處隨時檢查。

(2)集體備課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各備課組每周一次(一節課)集體備課。

(3)每次集體備課,各位老師按周集體備課計畫安排的課題認真研讀教材、大綱,吃透教材,提前寫好“備課活頁”。 “備課活頁”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教材分析,二是教法分析(教法、突破重點、難點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等)。

(4)備課會上先由中心發言人發言,提出自己的授課思路,本章節的重點、難點以及突破重點、難點的措施,採用的教具、教法等,然後全體成員發表自己的看法,大家討論,統一觀點。

(5)各成員積極參與、暢所欲言,避免了中心發言人獨言或經驗權威。

(6)集體備課結束後,各位老師根據討論修訂後的備課提綱和各班的學情,認真寫好教案,靈活授課。

(7)集體備課與優秀課例評選相結合,本周中心發言人亦是下周優秀課例的授課者。

(8)各位老師填寫的備課活頁要上交備課小組長,由分管各組的行政每月檢查一次。

(9)每次集體備課,各小組要認真做好集體備課記錄並每月上交一次,由主管領導親自檢查,學期結束交教導處存檔。

(10)集體備課時,全科組人員必須到位,不得無故缺席。如有特殊情況,必須向備課組長和教導處請假。

(11)各備課小組在每學期期末結束時要上交一份集體備課總結,由教導處統一存檔。

集體備課對我鎮的教學工作產生了很大影響:(1)由於各位教師參與和研究意識的提高,教研組內各成員相互聽課、相互切磋技藝的人次變多了;(2)集體備課使學校新教師儘快熟悉了教材,教研組“傳、幫、帶”的效果越發明顯;(3)集體備課為各位教師取長補短,實現資源共享提供了一個平台,促進了我校整體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4)集體備課極大地促進了我校的教學科研氛圍,從而使我校的教學工作不斷走上新的台階。(四)、以縣教育體育局課堂教學達標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效果評價”活動

一年來,我小史店鎮中心學校結合縣教育體育局課堂教學達標活動,在鎮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效果測試”活動,並通過有序恆定的月考進行驗收,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收到了很好效果。

(1)、統一思想,營造“課堂效果評價”的良好氛圍

中心學校在教育質量建設年活動初對全鎮教育教學工作進行調研時,通過教學工作視導和其它教學活動檢查,發現學校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還存在不少問題,有的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有的教師角色定位沒有轉變,有的課堂教學針對性較差,學情研究不透,有的教師教學基本功差,少數教師工作馬虎不認真,凡此種種,導致課堂教學效益不高,這已成為制約教育發展的“瓶頸”。為進一步規範課堂教學行為,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從XX年10月開始,我們在全鎮中國小中廣泛開展“課堂教學效果評價”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