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輕負高質工作總結:還孩子一個“巴學園”

五、變革方式,實現輕負高質終極目標

輕負高質理念能否落實到位,檢測的關鍵指標是看我們的學生用何種學習態度,何種學習行為,何種狀態參與到學習中來。因此學校創新了課內外一切學習方式。

(一)創新課堂學習方式。自從抓輕負高質工作以來,學校對老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10+20+10”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講課控制在10分鐘左右,學生自主、合作探究20分鐘左右,學生課堂練習不少於10分鐘。這個模式實施以來,引發了學生課堂學習方式的變革,“小組討論、形體識字、角色對話、開心製作、深入體驗、參觀學習、自我展示、區域角探究”等應運而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理念得以全面實施,學生的學習變輕鬆和快樂了。

(二)創新社團學習方式。為了促進學生在校園學習、生活中能感受到幸福,學校在改革課堂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創新了社團學習方式,為“輕負高質”的實施開闢了另一方天地。

目前學校組建了“口琴、小記者、籃球、書畫”等四大社團,並將社團的功能定位在“彰顯生命活力,實現自我價值,創建品味天地”這一基點上。因此我們摸索出了“基地引領、過程規範、平台立體”的社團管理思路,引領社團走向了精緻化。如今,口琴社團的學生在新加坡第八屆國際國際口琴大賽上獲得了亞軍和銀獎兩項大獎,在我縣農村學校獲得國際大獎還屬首次;小記者社團在國家級刊物《作文報》上以專刊的形式發表了文章;籃球社團組建以後,我校的男、女籃球隊都穩穩地進入了前八,這在xx鎮小的歷史上都是突破;書畫社團組建時間最短,但一年來學生的書畫水平都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

(三)創新校內外活動方式。校內外活動是學生施展才華、獲得成功體驗的平台,它是培養全面而有個性的人的重要平台。

學校在每年的六月一日都會舉行全校性的口琴節;每學期少先隊都會舉行各種比賽,如:歌詠比賽、講故事比賽、演講比賽等等;每年的秋天,我校都會舉行秋季田徑運動會;還有一年一度的全校遊園活動。另外學校還安排了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學校少先隊員走上街頭去尋找社會上的不規範漢字、錯字、別字等的“啄木鳥在行動”,去街上清理垃圾、牛皮鮮等,讓我們的家園更美,更整潔的“我是環保小衛士活動”;少先隊大隊部組織一些隊員通過觀察、調查、取樣、分析,撰寫調研報告,來分析千島湖水質保護情況的“千島湖水質保護情況調查活動”;少先隊員去敬老院給老人打掃衛生、表演節目,為老人送去溫暖的“點燃幸福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