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物結業考試質量分析行動報告

一、概述

XX年下學期xx區國中生物結業考試是屬於xx市教研室組織的國中階段水平測試。由xx市教研室具體負責命題,統一時間考試,由各區改卷,本區採取集中網上分散閱卷形式。本次考查要求著重考查課標中教學要求及與高中銜接的內容。考查學生掌握主幹知識、核心概念、原理及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情況。注重對知識和能力的考查有機結合,命題從生活、實踐、新穎的角度去設問,題目靈活,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遷移。

本報告按照全區21所學校(含2所企事業辦校、3所民辦學校、16所區屬學校)共32名教師所教的7624名考生成績的樣本數據進行評價分析。21所學校平均分為61分,難度係數為0.61

命題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XX年7月第1版)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xx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業質量評價保準(生物)》以及課程教材研究所和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編著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學》共四冊書進行命題。各占分值如下表:

教材名稱 單元和章節名稱 生物學  七年級(上冊)約25% 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單元生物和細胞 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生物學  七年級(下冊)約25% 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 生物學  八年級(上冊)約25% 第五單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六單元 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 生物學  八年級(下冊)約25% 第七單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 第八單元 健康地生活 學習並沒有結束 二、  數據與分析 1.試卷題型結構 題型 題數 占分及比例 分數 分數權重(%) 選擇題 30 60 60 簡答題(含填充、圖表等) 6 40 40 合計 36 100 100

描述分析:命題方向、結構一致

本次考試的主要目的在於對國中階段學生學習生物學科情況做一個水平評估,命題側重於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考查,選擇題的難度係數為0.64,簡答題的難度係數為0.47。簡答題側重於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遷移。

本報告旨在通過對學生考試情況的數據分析,了解學生掌握生物知識、科學方、法技能的基本情況,總結前一階段教師在教學中的優點和存在的問題,從而為下一階段的教學提供有意義的指導。

本次期中考試時間為60分鐘,卷面滿分為100分。

2.數據總體描述

(1)全區學校總體情況

(2)得分率最低的6道題分析如下:

◆9.血液流經腎臟後,所含成分的最明顯變化是

a.二氧化碳減少、尿素減少  b.尿素增加

c.葡萄糖減少、尿素減少   d.尿素減少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於尿液形成過程中血液成分的變化,題目是拐了一彎,讓學生分析血液和尿液的區別,以及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這道題難度比較大,得分率為0.29。37%的學生選擇了c,15%的學生選擇了a。學生認為血液流經腎臟後葡萄糖會減少,說明學生對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沒有理解。[蓮 山課件 ]課本中82頁有一段總結的文字“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這些被充吸收的物質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這回到血液里,而身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等形成了尿液。”學生要解答這道題,首先對尿液的形成過程要理解,然後對血液和尿液的區別要理解,同時要對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掌握最明顯變化的成分。另外在a答案中出現了二氧化碳,增加了學生分析的難度,因為學生要把前面的關於血液循環的知識也要運用上,血液流經腎臟後帶走了二氧化碳等廢物,所以二氧化碳應該是增加而不是減少,這也說明有15%的學生對血液循環的知識理解不到位。

10.肺泡適於氣體交換的特點是

①肺泡數量多  ②肺泡由一個細胞構成  ③肺泡壁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④肺泡外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③④

這道題爭議比較大,本身題目難度不大,主要考查學生對肺泡適合氣體交換的特點。關於在題乾里用“肺泡”表述,有老師認為①就不能作為肺泡的特點,如果題乾是用“肺”表述,則①就能作為肺泡的特點;有些老師認為,肺泡多就是從數量上的特點,如果題乾是用“結構特點”表述,則①就排出在外。因此這道題從出題的角度來說是不夠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