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教育實習新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總結報告

教育實習的目的是通過教育實習,使師範生受到一次系統而深刻的專業思想教育,增強其從事教育工作的責任心和光榮感;提高師範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教育理論知識及基本技能的水平,培養其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能力;使師範生在全面了解基礎教育現狀的同時,也能檢驗師範院校教育教學的質量水平,從而使我們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教學改革,以適應基礎教育發展的需要。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突出教育實習的任務,分清兩個階段的主要工作。實習前:完成教學法課程教學,指導學生編寫完整的教案,組織學生模擬試講,安排兩個階段的微格教學訓練;實習過程中:

(1)課堂教學實習:每位實習生必須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各個教學環節的實習,按規定至少上8節課,其中新課不少於4節;至少編寫8個教案,其中每個新教案必須經過試講,待指導教師同意後,方可進行教學;踴躍承擔實驗、課堂討論、批改作業、課外輔導等教學任務。 

(2)班主任工作見習:每位實習生要在原班主任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原則、內容和方法;學習組織和指導班、團、隊或其它課外活動,提高獨立工作的能力;經常深入學生班級,調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學習情況,有目的地開展一些工作,當好原班主任的助手。 

(3)社會調查:每位實習生在努力做好教育實習工作的同時,應根據教務處擬定的參考題目,結合教育實習的實際,有目的地進行一些專題調查,了解基礎教育的現狀,寫出有一定水平的調研報告或研究論文,以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規範指導、保證質量。對於實習指導教師也規定了相應的制度,要求實習指導教師不僅要端正態度,認真負責,而且要嚴格管理,確保質量。對於實習生從微格訓練、備課、撰寫教案、試講、聽課等都規定了指導教師審查簽字的程式,對沒審查簽字的教案不能上堂,未經簽字的各種作業和材料不記成績等。從而保證了教育實習的總體質量。 

5、客觀評價,賞罰分明。教育實習生的實習成績,由實習接受學校學科教師、班主任和師範院校實習指導教師共同評定,同時對教育調查報告進行評定,作為實習成績的一部分記入總成績。對成績優異、表現突出的實習指導教師和學生給予獎勵。同時為規範管理,嚴明紀律,對在實習中存在問題,經教育不改者給予批評,嚴重者給予一定處分。 

四、教育實習改革取得明顯成效 

教育實習是“師範性”的一個象徵,也是世界師範教育改革的一個中心問題。經過近幾年的探索,我們已逐步形成了適應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實習改革模式,這一改革模式將對高師構建面向21世紀的課程體系和師範特色教育課程結構有所啟迪。也中國小教育改革和發展以及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探索培養合格教師的途徑也有所借鑑。 

從XX年年到XX年年,是我院教育實習改革向縱深發展的幾年。依據《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對高等教育要進一步改變專業設定偏窄的狀況,拓寬

專業業務範圍,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和訓練,發展同社會實際工作部門的合作培養的要求,我院教育實習的改革也從轉變觀念,適應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出發,對未來教師的素質、教育教學基本功的要求,有了新認識、新措施,我們著重研究了教育實習模式的改革,制定了《高師教育實習模式理論與實踐改革方案》。基本實現了以就業為導向的全程教育實習模式的探索與改革,逐步在教育實習內容、形式、管理和基地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一)教育實習改革理論研究有了長足的發展 

師範教育中教師能力的培養是師範生教育實習前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如何“教”的問題被片面地視為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師範教育中如何“教”的課程是通過教師的講來傳授的。在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科教學法等教育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偏重理論、內容繁多的趨勢,授課方式上還停留在教師講和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上。這種單一的、呆板的教學模式導致了師範生的厭學。學生普遍反映“聽講時覺得懂了,但實踐時卻不知道如何去做。”學生對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呼聲越來越高,要求改革空談理論的弊端,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繫,改革教學方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課題組提出了利用進微格教學來訓練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的方案。 

但如何使微格教學成為高師教育的一部分,關鍵還在於樹立現代教育觀念,跳出微格教學僅是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教學手段”的框框,運用現代教育理論思想和方法豐富微格教學的內涵,是微格教學的職業技能訓練和師範教育綜合能力培養相統一,才能順利地發展高師院校師範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 

由此,我們從“方法和思想相統一、微觀和巨觀想一致”的角度提出微格教學的新內涵,即微格教學是師範教育教學微觀研究的一門學科;它是一個有控制的教學實踐系統,是建立在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科學方法論、視聽理論和技術的基礎上,系統訓練教師課堂教學技能的理論體系和方法。它使師範生和教師有可能集中解決某一特定的教學行為,並在有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學習和訓練,使其熟練掌握和運用各種教學技能,提高課堂教學能力,從而儘快成為一個更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