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兩會心得體會與感想

“兩會”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簡稱。每年3月份“兩會”先後召開全體會議一次,每5年稱為一屆,每年會議稱x屆x次會議。“兩會”召開的意義在於:將“兩會”代表從人民中得來的信息和要求進行收集及整理,傳達給黨中央,“兩會”代表是代表著廣大選民的一種利益的,代表著選民在召開兩會期間,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選民們自己的意見和要求。地方每年召開的人大和政協也稱為兩會,通常召開的時間比全國“兩會”時間要早。

兩會是國內政治經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吸收各方面意見,集中各方面智慧,修改、完善已有的法律和決策,有助於平衡各方面利益,緩解各方面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二是通過人大議案和政協提案,以及代表委員的呼籲、建議,解決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三是對兩會的報導,實際上等於就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大政方針進行一次全國性的宣傳動員,可以起到增進共識、凝聚力量、提振信心、鼓舞士氣的作用。在上述意義上,一年一度的兩會是用民眾智慧治理國家、用科學發展觀統籌全局的一次生動實踐。

兩會年年開,熱度逐年漲。兩會話題在開幕前已成社會熱點,參與網上兩會調查和討論的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報導兩會的記者人數已經超過本屆全國人大代表總人數。兩會,為何如此令人關注?

關注源於兩會議題緊扣兩會。無論是總結過去一年還是布局新的一年,無論是回顧“十一五”還是謀劃“十二五”,在兩會議題中,“民生”二字的分量越來越重。“期待物價不再漲”,“期待住房有保障”,“期待就業更充分”,“期待上學不再難”,“期待分配更合理”……民有所呼,“會”有所應。如何破解民生難題,人們期待從兩會找到答案。

關注源於政府對民意的尊重。從邀請基層民眾走進中南海為政府工作報告提意見建議,到“十二五”規劃建議全文向社會公布;從人大立法充分吸收社情民意,到政府決策廣泛徵求社會意見,對民意的尊重已經體現在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正是出於對民意的尊重,才使得人民大會堂里的每一項表決,都凝聚著億萬民眾的熱情和智慧。

關注源於兩會日益透明開放。現場直播、團組開放、線上訪談……透明開放的兩會讓民眾同步掌握會議動態,將兩會會場從人民大會堂延伸到全國的每一個角落。會內代表委員認真履職,會外人民民眾積極建言,會場內外形成良性互動。兩會大門向公眾敞開,激發著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熱情,推動著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進步。

關注源於人民對黨和政府的信任。辦成一系列大事,辦好一系列喜事,辦妥一系列難事,在災難中挺立起不屈的中國,在危機中挺立起強大的中國,在輝煌中挺立起清醒的中國,黨和政府的出色表現不僅贏得世界的讚嘆,更贏得了人民的信任。這種信任,不僅促進著人們對兩會的持續關注,更匯聚成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

關注源於對美好未來的信心。當前,儘管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內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但是,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行動中,從著力解決民生問題的努力中,人們依然對未來充滿信心。這份信心,既體現在對黨駕馭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充滿信心,更體現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光明前景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