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兩會心得體會與感想

儘管國際金融危機正在或已經見底,世界經濟緩慢復甦,但正如溫總理所說,今年將是中國經濟最複雜的一年。去年在中央大力度的刺激政策下,中國經濟成功保八,初步擺脫了危機的影響,但是,刺激政策也帶來了一些後遺症,最明顯的就是關係到民眾切身利益的物價尤其是房價有了大幅度的上漲,通脹有所抬頭。再加上一些長期未能解決的問題,如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城鄉二元化、腐敗、上學難、看病貴、非法拆遷等依然在困擾著民眾。而今年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處理好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和管理好通脹預期三者之間的關係。“兩會”首要關注的重點是在經濟發展、產業結構上有什麼變、怎樣變、變多或變少。

但是,這個“變”並非僅是經濟和產業結構上的,發展方式的轉變主要是從現在的投資驅動型轉向消費驅動型,而消費從而內需的提升根本有賴於收入,收入又與就業和財產的分配有莫大關係。事實上,中國的結構調整是一個整體,除了經濟和產業結構外,還包括城鄉結構、區域結構和分配結構等。就目前來看,民眾最關注的是分配結構尤其收入分配的不公和差距擴大。如溫總理所說,它關係到社會的公平正義,是政府的良知。在這一問題上,國家發改委最近向全國人大提議從四方面,即增加農民收入、扶持低收入群體、提高職工工資收入、加強個人收入調節來調整,“兩會”應該對此做出一個具體的安排。

住房是最大的民生,教育不公和醫療不公都與民眾的切實利益掛鈎,還有暴力拆遷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高度重視。所以,作為國家政治生活中民眾參與度最高的“兩會”,人大和政協應該運用自身的權威,制定一些基本的法律和制度,給民眾以希望和信心。

我認為,這次的“兩會”給人民信心,給人民鼓舞,相信我們的國家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定會走向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