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掛職學習心得體會

三、深度挖掘學校特色,走特色強校的路子。

天台崗國小,謝家灣國小,人和國小,培新國小……重慶市特色強校的成功事例,說明了弱校同樣可以做好,可以做強,哪就是走特色學校建設之路。特別是江北區培新國小通過開展國學經典教育,三年時間從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弱校成長為具有經典教育特色的名國小。匯川區多數學校的區域特點和辦學底子與上述學校相同,更應該走特色強校之路。特色學校建設,一要找特色,每一間學校都有自己的歷史和優勢,要根據學校教師的群體優勢和區域文化找準學校的辦學特色。二要做特色,特色需要有一段時間形成和成長,學校一定要堅持不懈的豐富特色學校的建設,形成自己的品牌,並最終帶動學校整體工作的推進,實現學校的內涵式發展。

四、利用績效工資改革契機,創新教師考評機制。

2010年2月2日,財政部與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自2010年起取消義務教育階段借讀費。與此同時國務院決定從2010年1月1日起,在全國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一石激起千層浪,各地中國小校都在思考著今後的辦學出路。教師績效工資的出台必定要求學校對教師考評更加科學,更加公正,對學校的發展又是一把雙刃劍。因而學校要抓住這次契機,把好事辦好,制定或完善學校教師考評機制,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與崗位設定和教師崗位聘任職稱聘任相銜接,在管理上下功夫,尋找學校發展的新的內動力。

五、校長要善於學習,潛下心來治校。

校長要多讀書,跟上時代的步伐,跟上教育的需要。要成為“師者之師”,校長要善於學習,要學會帶著問題去學習,善於在學習中不斷發現工作中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校長應該有進行巨觀思維的能力,對學校管理進行整體考慮和運作。無論是分析問題,還是解決問題,都要了解整個環境各個因素之間交錯複雜的關係,避免迷失於細節之中,而忽略重大問題整體的癥結所在,要從各種現象中看到本質。校長應靜下心來辦學,潛下心來治校,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事浮表面,要遵循教育的規律去管理學校,用平和的心態做好自己的事。樹立“校長作為辦學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感。

衷心感謝領導提供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