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智力障礙學生職業教育校本課程開發與研究

(三)校本教材編寫

編寫符合智障學生的教材,使職業教育有章可循。目前,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使教本更為切合智障學生實際。在特教開設的所有課程中,只有職業教育沒有教本,完全依據地方實際,依據學校資源來靈活安排。很多學校在這條路上摸爬滾打,總結了很多經驗。儘管職業教育頭緒很複雜,但終究有實踐的步驟,注意的要點。為此,我們對於每種職業教育的內容都制訂成冊,通過“實踐——理論——實踐——理論”的反覆操作,完善教本課程,做到有的放矢。教材分為文化課教材和專業課教材兩大類。我校在職教教材編寫中,根據市場需求和智障學生的能力,注重潛能開發和缺陷補償,把激發和培養學習興趣作為前提,注意學生的能動性、獨立性、創造性和發展性。

四、我校校本課程的評價體系

科學地構建促進教師與學生髮展的發展性課程評價體系,全面考察學生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檢驗和改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完善課程設計,最佳化教學過程,是有效促進學生、教師、學校不斷發展和校本課程不斷完善的根本保障。

1、評價內容突出全面性和綜合性。設計師生成長“報告單”和“檔案袋”。注重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對學生素質進行全面考察和分析;從研究學生需要、設計課程目標、選擇課程資源、組織課程活動對教師素質進行全面評價。同時,嘗試建立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全面衡量師生素質、全面反映師生髮展過程 的校本課程評價制度。

2、評價方式力求多樣化和靈活性。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口頭評價與書面評價、等級評價與評語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寄語性評價與診斷性評價等,都是我校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促進教師發展和學生髮展不斷提高的積極、有效的激勵手段。

3、評價標準體現主體性和差異性。從關注學生個體的處境和需要、注重和體現學生的個性差異、給予學生個體更多被認可的機會和可能出發,研究制定不同層次的評價標準,以激發學生的主體精神,使校本課程評價最大限度地產生教育效益。

4、評價過程強調公正性和科學性。以當前最新的學習觀和教育新理念為指導,力求用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科學手段,認真分析,全面準確反映學生校本課程學習情況的數據,並用恰當的表現形式進行總結。努力以一種公正、公平的態度進行評價,排除任何可能幹擾評價結果正確性的偏見和歪曲的數據統計,以準確得出反映學生學習校本課程的可靠結論。

5、評價設計講求藝術性和創新性。在實施校本課程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創造性地開展研究工作,追求有教師個性、有班級與課程特色、兒童喜聞樂見的評價方式、評價工具與評價方法的創新。嘗試“寄語型評語”、“心理健康建議”等具有人性色彩和時代特色的新型評價方式,以實現校本課程評價的最大利益。

6、評價工作體現民主性和公開性。學校教師和學生人人都可以以評價者和被評價者的身份參與校本課程評價的全過程,積極為學生家長和社會提供參與評價的機會,真正讓評價的過程成為民主性最大的認同過程。學校和教師定期向學生、家長及其他有關人員報告學生的校本課程學習過程和效果,認真接受公眾的監督。 

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過程,就是科學地把時間資源和其他資源轉換成學生所需的素質和能力的過程。科學地開發校本課程,構建有特色的課程體系,對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形成學校的教育特色,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發展特殊教育,加強對殘疾群體的扶助,增強殘疾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實現教育公平,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開展特殊學校職業教育、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讓我們高舉社會主義旗幟,為特殊教育這片天空,畫出亮麗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