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體育學習心得

有人說,黃沙如海,找不到絕對相似的兩顆沙粒;綠葉如雲,尋不見完全雷同的一雙葉片。那么,我們也可以說,教海無邊,教師也絕對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個學生,尋不見一條適合於任何學生的教學方法和途徑。走創新教育之路,讓他們在創新思維中體會成功,這樣的教學勢在必行。省優質課中江麗萍老師、廖土軍老師的教學似乎都在告訴我們什麼。“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我們拭目以待之!

一點呼籲:讓天下所有關心子女健康成長的父母,讓天下所有著力學生個性能力發展的老師,都來關心孩子的教育,關注他們的創新思維與能力,讓他們在自我的學習中不斷求新、求進、求發展!

國小體育學習心得(2):

一、國小低段的體育教學,應以遊戲為主。使學生在‘樂中學、學中取樂’,達到娛樂性與趣味性相結合。”要作好體育遊戲的教學,首先應懂得如何創編遊戲。娛樂性是檢驗體育遊戲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體育遊戲只有具備了娛樂性、趣味性,才得以使其存在與發展,更具有誘人的魅力。如我國許多優秀的傳統遊戲(母雞愛小雞、丟手絹、貓抓老鼠),源遠流長。所以體育遊戲的創編,應從提高其娛樂性、趣味性出發。

1、使遊戲具有新奇性並帶有較強的喜劇色彩只有使遊戲新奇,才能誘發學生參與的興趣。遊戲的創編出乎學生的意料,好奇心被激發,他們“蠢蠢欲動”,或許會想:“我能做好嗎?--我一定會比別人做得更好的!”同時又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能認真地去完成這一個遊戲。如一年級學生做“夾著球走”的接力比賽,學生受腿長的限制,跨下夾球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更何況要走完10米距離的路程,那是“雪上加霜”,便會出現很多的滑稽場面,不能用手抱球、舉步難行,或是走幾步球便慢慢下滑--成了“母雞下蛋”,讓學生捧腹大笑。所以為了能完成好而作不懈的努力。

2、體育遊戲的設計應淡化競技意識,改變競技體育為主的教學思想也是大綱的要求,淡化競技意識,能更大的提高遊戲的娛樂性。學生只要在體育遊戲的競賽中認真完成,遵守紀律,聽從指揮,都能拿到一塊“金牌”。這樣在遊戲教學的比賽中,每位學生都會認真去做,集體項目更會為集體著想,爭取“第一”,培養了勇敢頑強、奮發向上的精神鬥志。達到競賽目的,又實現了體育遊戲的娛樂目的。當你向全班三分之二的學生,或只有幾個不在內的眾多學生宣布遊戲結果均取得“第一名”時,他們會雙手握拳高舉頭大聲地喊“ 耶”。

3、利用遊戲活躍課堂氛圍,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句至理名言佳句:課堂教學中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沉重的負擔,反之會使學習變得輕鬆有趣。在四年級的體育課中,我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前安排了遊戲“捉迷藏”。同學們都按遊戲的規則練習去了。可是同學們對“捉迷藏”不感興趣,都無精打采,一副不想玩的樣子,口裡還說著沒意思。我看到這種情況,就問著自己,是不是學生玩的次數多了,可能缺少了興趣,怎樣才能活躍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呢?想到這兒,我靈機一動,立即整隊,馬上就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自己找朋友玩好嗎?學生異口同聲,好!學生就分散在自己的場地里,玩起各種各樣的遊戲,我也不斷的加入到學生當中去,這樣能使學生玩的更有勁,更有趣,那樣會使學生與老師的距離拉得更進,讓學生感受老師的親切感。就在這時,有一組學生的遊戲吸引了我,把我的視線都集中到那一小組去了。我沒多想,快步走到他們小組的面前。同學們這是什麼遊戲?怎么你們這么開心啊!這一組的學生異口同聲的說:“八仙過海”踩一腳。好!這遊戲很好!心想這遊戲不但可以練習靈敏性,還可以提高跳躍能力。這不是兩全齊美嗎!我想到這裡,就馬上集合了全班同學,叫這一組的同學演練了一遍,這一下,學生的興趣大增。我就順水推舟號召學生像他們這組學習。同學們以三、四人一組來玩“八仙過海”踩一腳。好嗎?好!這時同學們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樣子。他們都分散在自己的場地里練習去了。看著一個個活蹦亂跳的場面,我的臉上也露出了笑臉。練習了幾分鐘後,我問學生:你們玩得高興嗎?高興,太高興了!那為什麼這么開心?有趣啊!對啊!我們的遊戲就是要接近學生的年齡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喜歡上體育課。另外體育課要不斷的加入新的遊戲或是學生中比較好玩的遊戲。這樣學生在體育課中才會有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