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暑假政治學習資料參考

6.全力提升涉農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切實實行“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提高中國小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各學校(包括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達到省定標準。學校校長、教師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完善幹部教師交流制度。大連市內各區根據瓦房店市、普蘭店市、莊河市、長海縣及各先導區的需求,開展區域間、校際間對口幫扶活動。到2024年,涉農區市縣全部達到省“高水平、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標準。

三、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工程

擴大優質資源,深化課程改革,堅持特色發展,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努力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需求。

7.擴大優質高中資源總量。整合高中資源,撤併地處偏遠農村地區的5所高中;新建5所達到省級示範性高中辦學標準的寄宿制高中;改造一般高中,再創建8所省級示範性高中。到2024年,全市有32所高中達到省級示範性高中標準,50%以上的普通高中學生就讀省級示範性高中。

8.推進普通高中特色發展。制定大連市推進普通高中特色發展工作意見,完善高中招收特長生的自主招生政策,建立多樣化發展評估機制,引導和鼓勵普通高中開發特色校本課程,打造特色品牌。到2024年,所有的普通高中都有特色項目,30%以上的普通高中具有鮮明的辦學特色。

9.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化課程改革,建立學生髮展指導制度,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建設普通高中創新實踐基地,組織學生參加科技創新實驗和通用技術培訓。探索普通高中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實質性聯繫,鼓勵學有餘力的高中學生選學大學課程、國際課程,鼓勵學校探索拔尖學生培養模式。

四、職業教育整合提升工程

大力發展和做精做強職業教育,加強基礎能力建設,以提高質量為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就業創業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

10.推進高水平職業院校建設。整合職教資源,建設國家級職業教育基地,將全市中等職業學校數量調整到60所左右,校均規模達到1500人以上。創建“雙十優質特色學校”,全面提升我市職業院校建設水平,到2024年,建成10所國家改革發展示範院校和10所專業特色院校。

11.加快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中等職業學校的骨幹專業都建有校內實訓基地或教學工廠,重點支持數控技術、電子信息技術等20個國家級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在普灣新區依託新建學校建設1-2個大型共享性實訓基地。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化,組建多種形式的辦學聯合體,在裝備製造、電子信息、交通物流、航海船舶、現代服務業領域組建職教集團和培訓集團。

12.促進職業教育內涵發展。創新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強化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完善“做中學、做中教”教學模式,開展“大專業小班化”教學改革試點。加強學校品牌專業建設,促進學校專業課程內容和職業標準相銜接,推行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建立職業技能競賽制度,開展多層級、全覆蓋的競賽活動。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到2024年,全市中等職業學校 “雙師型”教師占專業教師的比例達到85%以上。

五、高等教育與城市互動發展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