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暑假政治學習資料參考

19.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完善中國小學生學業質量標準,建立職責明確的全員質量責任體系和服務體系。深化課程與教學方法改革,加強學習過程形成性評價,逐步推行小班教學。試行學生學業質量的監測與報告制度。著力加強農村地區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健全農村地區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實行教學質量年度評估制度。

20.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畫,保證開全開好體育、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地方和校本課程,加強勞動教育、科技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國防教育。各區市縣都要建立中國小素質教育基地。要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學生每天運動一小時。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制度。深入推進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到2024年,全市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掌握兩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和一項以上藝術特長。

21.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嚴格貫徹國家、省、市關於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有關規定,堅決制止政府部門以考試成績和升學率對學校排名、學校單純以學生考試成績評價教師工作業績,嚴格查處學校、教師占用節假日、寒暑假為學生集體補課、亂訂教輔材料的違規行為。國小一年級嚴格按照教學進度開展教學活動,制止幼稚園國小化傾向。城市中國小繼續堅持“早八晚五”作息時間。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精心設計作業,減少作業量。要建立監測機制,開展學情調查,實行學生課業負擔公告制度。

八、教師隊伍建設工程

實施人才強教戰略,加大師德建設力度,重點提升農村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打造一批教學名師和學科領軍人才,建設高素質的中國小教師隊伍。

22.提高教師隊伍師德水平。貫徹國家《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完善教師師德教育、評價、監督、考核機制。將師德教育列為教師培養、培訓的重要內容,繼續開展“仁愛之師”宣評活動,大力宣傳優秀教師先進事跡;將師德建設作為評估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聘請師德社會監督員,加大對師德建設工作的監督力度;加強教師師德考核,建立師德檔案,將考核結果作為績效考核、職務晉升聘任和評優獎勵的重要依據。

23.提升農村教師隊伍質量。繼續實施農村國小市級骨幹教師培訓項目,每年安排200名農村國小市級骨幹教師開展以學科知識和教學技能為主要內容的專題培訓。實施“五百一千”幫扶項目:100名城市學科骨幹教師每年兩次送教下鄉並開展教研培訓;100名教師到農村支教一年;100所城市學校對口幫扶農村薄弱學校;100名教研人員到農村地區教師進修學校指導、跟蹤教研培訓工作;繼續實施 “三崗”計畫,每年安排100名大學生到農村學校頂崗、支教;每年安排1000名教師到城區學校跟班培訓一個月。

24.強化骨幹教師培養培訓。繼續加大骨幹教師培訓力度,採取多種方式,開發多樣化、可選擇的培訓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