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村調研實踐見聞和心得體會

★實錄15——“國家政策扶你,你得願意站起來,要不白搭。”紅旗村住戶劉大嫂評扶貧。

★實錄16——“其實每天干活我全身都麻木了,也只是靠著信念在支撐,因為我知道,只要好好乾,總能幹好。” 紅旗村住戶郭大哥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令人感動。

農民的質樸真誠永遠都那么令人感動,也是中國社會幸福和諧的希望所在。紅旗村治安狀況很好,郭大哥家裡養著很多豬,院落里停放著拖拉機、雖然也拴著狗看護,但大門都是敞開的,人際間信任和坦誠要比城裡好得多,我們住上幾天,對人戒備之心也少了許多。農民已經為中國維護穩定大局做出了最大的貢獻,將來中國社會的要更加和諧,很大程度要依靠農民和我們黨的魚水之情。

★實錄17——“我作為一個返鄉創業青年,很感謝黨和政府對農民的關心。我一定再接再厲,乾好家鄉創業,能帶動更多的農民走上富裕之路,做出自己的貢獻。” 紅旗村住戶郭大哥自身艱苦創業,卻不忘黨的恩情。

★實錄18——“你們今天就要走了,我心裡特別複雜,(凌晨)四點鐘就睡不著了。” 紅旗村住戶郭大哥對我們依依不捨。

三、推動“三農”繁榮穩定發展的幾點思考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這些年來,太僕寺旗的農村面貌有了顯著變化,但似乎仍然面臨著諸多難題,特別是糧食、人口、生態問題還很突出。人口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化(尤其是連年乾旱,地下水位劇減),糧食難以自給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導致的最終結果是農民生活仍很貧困,農村經濟發展緩慢,所以必須把培育人口控制機制、完善農田基礎設施、開展生態建設和調整重點扶持政策等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相互之間協調發展和良性循環,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一)實行大農業規模生產戰略

這次目睹的農村衰敗景象有點超出我的想像,特別是在中國經濟崛起、大力實施農村改革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背景下,這種景象極不符合發展趨勢。“三農”舉步維艱,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三化”中的農業副業化,直接影響糧食生產,低收入無法維持生活,又直接導致大量主要勞動力外出務工掙錢。類似太僕寺旗農區這樣的地區,無法像江南魚米之鄉那樣,坐擁自然資源稟賦,僅靠小農生產經營即可衣食無憂。北方平原和牧場土地遼闊,但自然資源條件、農業基礎設施相對較差,“靠天吃飯”的困境更為突出,自我保障能力較差,一旦連續收成不好,農民返貧、人口流失、土地荒漠化、農業副業化立即浮出水面。

因此,有必要實施大農業規模生產戰略,採取集體農莊產業化經營的方式,就像現代企業制度一樣,在不改變農民土地權益的前提下,建立企業+合作組織+農戶的利益聯合體,統一規劃、合作生產、集中管理,實行種養加、供產銷、農工商一體化經營,發揮生產技術、設施建設的規模優勢,比如農民土地集中管理後,可以統籌規劃基礎設施建設,更快地走向集約化、自動化,提升生產效率、保障能力、市場話語權等農業產業鏈價值,把農村從“原始材料生產基地”轉化為全面開發、深化加工,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

(二)大力推行開發建設式扶貧

除了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農村發展多種多樣的合作社,多建一些種養合作社,多成立一些綠色環保節約的沼氣站,幫助農民通過努力獲得自身發展,要比直接撥款救濟要有效得多。中國農村基本上是小農經濟狀況,農業起步低、規模小,依靠原始積累來脫貧致富存在風險大、效率低、見效慢的先天性弱點。一大批農村青年特別是返鄉創業青年,是農村人才中的精英,有志氣、有思路、有技術,但苦於缺乏信貸支持,無法啟動創業計畫或擴大再生產。在太僕寺旗調研期間,那些青年致富帶頭人有的希望擴大生產,還有的希望創立合作社帶領民眾致富,但普遍面臨的最大困擾是缺乏信貸支撐,大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少,農村信用社貸款則條件苛刻。如果中國多幾個像孟加拉鄉村銀行和尤努斯這樣的金融機構和銀行家,多提供一些小額貸款,那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農民脫貧致富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福音。大批農村精英去創業,農民企業家成長起來,這是農村的希望。

(三)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從黨的十六大提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以來,“三農”工作一直是全黨和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已連續發布8個涉農一號檔案,農村發展加快,農民收入也有恢復性增長。但城鄉二元結構形成的兩種制度安排和政策產生的矛盾日益凸現,城鄉居民收入差別繼續擴大。以目前國家經濟水平,完全有能力加大反哺“三農”力度,將更多更好政策向“三農”傾斜,可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同時,農村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分解了城市發展壓力,確保社會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