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大學》體會

在今天這個科學高度發展、物慾橫流、危機四伏的年代,有不少人都在追求著金錢、權利,在極力的引進西方,以央求高層面的享受與揮霍,這同時也在逐漸的自斷文化根脈,反叛傳統,四書五經等千世經典自然也成為極力批判的對象,被說的一文不值,文革之後,中國便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現代社會,雖不能否認這種大變革的利處,但在幾十年後的今天人們是否應該再次捧起祖輩的寶典,最次是為自己,為自己的人生謀一謀幸福。

大學之道,開篇便提及三大綱目,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此為大學的宗旨和原則,史上歷來註解《大學》的名家很多,但以程、朱為首的宋儒理學家的註解,名聲和爭論較大,近代也有不少人提出新的論點,下面是我的一點心得,清老師指正。“明明德”,發揚人們完美的德行,這是用現代白話來解釋的,但其實,它的內涵遠不是幾個字能夠概括的,儒家自孟子之後便提出了人性本善一說,暫不管後來莊子提出的人性本惡意在何處,又或是幾千年的傳承出現斷裂致使其本意不明,只是這“善”字,便與明明德有著莫大的聯繫,朱子註解此句時提出:“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萬理而應萬事者也。”其虛靈不昧一詞便能很好的闡述朱子的觀點:人性本來就是具備理性,能夠適應萬事萬物,這同時也銜接到他的另一個觀點:“存天理,滅人慾”,虛靈不昧的理性與人心的欲望不是一體的,只要在你人慾發動的時候,明白了它的作用,就可恢復當初的虛靈不昧了!這也就是理學家們所說的“人慾淨盡,天理流行”的大機大用了,明明德其實就是一種內明的學問,一種自明的準則,儒家管這叫“聖人畏微,愚人畏明”,道家管這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佛家管這叫“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由此見得,一句真理可以理解不同,認知不同,但其內在含義和帶給眾生的覺悟是相同的,這才是聖哲之言。

“明明德”之後便是“親民”,首先想提的是註解史上一對後世理解《大學》產生了非常重要影響的事件,那就是將“親民”改為“新民”,程頤認為,“親當作新,新者,革其舊之謂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當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污也。”自然的,朱子與其師一樣主張親民即棄舊圖新,用天賦道德觀念來規範人們的思想,使人們去惡從善、革除舊習、自我更新,其實將“親民”置於“明明德”後的用意,便是內明之後,應當踏入社會,去真正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而不是如大部分官宦子弟般無德無才,他們違背道德良心,成為壟斷中國大部分暴利行業的巨頭,記得前段時間在qq群上看到了一則流傳很廣的訊息,大意就是某某國家領導人的後代接手的公司總產值多少多少億、某某官員後代財富多少多少億,口號喊的很像,其實背地中大多是見不得人的黑幕,還包括目前銀行狀況,無論發生什麼情況,總歸是人民吃虧,那些靠關係攀上後台的官吏,使勁欺壓著人民,雖然這則信息其真實度不詳,但多多少少證明了一些社會現狀,如果是這樣的話,又與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主義制度有何區別?敢問幾十年前的那場大變革於今又有多少益處?無非就是人民思想解放,文化斷層,雖然總的促進了國家建設發展,但總歸是危險重重,所以我們才要儘快拾起文化教育,修補民族靈魂的缺失,才能夠控制得住迅速衰敗的國情。

國民革除舊習、自我更新之後,便達到了德行最完美的境界,也就是《大學》三綱中的“止於至善”,這一句很容易理解,其實“明明德”就是講自身,“親民”就是講他人,而“止於至善”指的就是自己同他人,當“內明”之學達成以後,接著便說如果你真明白了“明明德”,要想自利利人,自利利他,親自涉世來“親民”濟世,把“內明”之學付之“外用”,求的天下太平。

理解完三綱後,照歷來學者的規律,應當去啃八目,但是南懷瑾先生卻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考:大學七證。所謂七證,就是由《大學》原文:“知止而後又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提取的“知、止、定、靜、安、慮、得”,這其中有著另一個層面的看點。

“知”便是入德之門,是明道悟道的最基本的作用,“知”,由知覺到知識,知己到知心,乃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知,都是假借這個“知”字而來的,很多人都認為這個“知”是天生就有的,是人的靈性,包括佛家的哲學傳入中國後,往往把“知”和“覺”字放在一起解釋,也未嘗不可,《大學》中的習慣,其實是將“知”和“止”連在一起做“知止”講的,“止”就是停止,它有內在和外在兩種含義:1.“內明”之學的“止”也就是宋儒理學家們借用莊子所說的“內聖”之學的“止”;2.“外用”之學的“止”,莊子所說的“外王”,怎樣把自己的思想行為,做到恰如其分的“止”,將“知”“止”合起來理解正是想證明先“知”道了才能夠“止”,這是理性的智知,人的心緒紛亂複雜,誰能把此心緒清清靜靜、平平安安地時常擺在一個清明、清淨、安詳的境界中呢?人們不知道自己怎樣來“知止”,英雄可以征服天下,卻不能征服自己,明代大儒王陽明也說過:“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聖人之道,首先要征服自己,降伏自己的心思而返歸平靜,初步能做到如老子所說的:“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才能漸漸達到“知止”而進入“明德”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