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如何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根據大學生價值取向多元化趨向突出的特點。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需要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價值取向一元論和多元化的辯證關係。由於價值取向一元論具有普遍的范導功能,具有形而上追求的意義,是人類的精神家園,所以教育大學生自覺地認同、維護社會一元化的價值取向就具有重要意義。“ 歷史經驗證明。一個民族或國家如果失去統一的價值目標。就會陷入相對主義和由此帶來的行為非理性主義與分散主義的混亂不堪,使民族和民眾喪失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凝聚力。”在社會轉型的今天,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因為社會轉型、市場經濟使得利益主體、所有制形式、分配製度出現多元化,很容易產生價值相對主義。使人們競相追逐各自利益而置國家的利益於不顧。其次,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中,廣大教育工作者要重點培養大學生的多元文化意識、道德判斷能力和形成學生的核心價值觀。以期通過這些措施使受教育者正確認識和理解多元文化,在面對多元文化尤其是多元價值時不迷失自己並作出自主選擇。最後,教育大學生正確認識二者之間的辯證關係。任何社會統一價值觀的形成,都有著其社會成員的共同文化心理基礎,也都是在這一基礎上達到普遍價值認同的結果。由於一元化的價值觀以最普遍的形式代表了廣大個體的共同意願和價值理想,所以它對於每一個個體都具有權威性,使每一個個體自覺地去遵守與維護這種一元化的社會價值觀。

2、根據大學生價值追求功利化的特點,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需要引導大學生正確處理物質追求與精神提升的關係。人作為一種生物性的存在,必然具有其物質性、生物性的一面,因此,人必然要追求物質的需要和生理的滿足。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人作為宇宙中的高等動物,又不能僅僅滿足於生理的享受和物質的追求。人之為人,人之不同於動物就在於人有精神、有理想,有使用和駕御物質、金錢的能力。在當前我國大力發展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在我們被周圍的金錢誘惑、功利追求、物質崇拜、商品拜物教的包圍下,我們的價值觀教育就必須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處理好物質追求與精神提升的關係。

一方面,要承認和肯定人的物質追求的合理性,因為這是人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另一方面,要注意提升人們的精神,使大學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具有遠大的理想,具有使用、把握、操縱物質的能力,成為金錢、物質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其次,要注意豐富大學生的精神世界。人有沒有精神生活、精神世界決定著人能否超越現實的存在。價值觀教育一定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地從各個方面來豐富大學生的精神世界,絕對不可抱著漠不關心的態度。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價值觀教育時,一方面,必須深入了解和研究大學生的精神世界,真正接觸到大學生的心靈。另一方面。要教育大學生認識到精神世界、精神生活是自己的內在王國,是真正的自我,只有意識到自己的精神世界時。一個人才是一個健全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豐富大學生的精神生活,發展他們的高級精神需要,進而把大學生培養成為能“享受精神文明的幸福生活”的新人。

3、根據大學生價值選擇矛盾化的特點,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教育中要與社會生活接軌,將“知”與“行”結合。充分發揮社會實踐在大學生價值觀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教育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必須有一定的利益導向相配合,否則就無法形成健康的社會心態。“教育是一種導向,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導向。”因此,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應當與社會生活接軌,充分考慮社會生活的導向作用。

並以此來落實價值觀教育的基本內容。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與社會生活接軌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大學生廣泛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這樣。一方面,可以使他們在與社會的接觸中不斷增加對社會的了解,從而認識自我。找到個人與社會的結合點,逐步實現社會化;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他們學到社會規範和公共逆德準則。增強勞動觀念,掌握勞動技能,鍛鍊意志品質,培養吃苦精神和節儉意識,提高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在此基礎上促進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形成。西方社會的“義工”制度,其目的是多重的。其中之一便是倡導公民、青年學生通過服務社會來體驗奉獻的樂趣,培養他們高尚的品德。要倡導和推動學生更多地參加青年志願者活動、公益勞動、“三下鄉”活動、幫貧扶貧活動等,把價值觀的構建從課堂延伸到社會,由理論轉向實踐,並在實踐中深化。在社會實踐的內容安排上。應充分考慮青年人的特點,發揮大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選擇適當的時機和恰當的形式來達到預期效果,同時要將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學生培養評估的重要參考。

總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優秀價值觀。借鑑了近現代社會文明與文化發展的最新成果,蘊含著幾千年人類文明曲折發展歷史的精華積澱和深刻的當代馬克思主義科學哲理,引領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航船,是承載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石。廣大教育工作者應以對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高度負責的精神,共同擔負起教育引導大學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任。自覺把“育人”貫穿於“教書”的全過程,緊緊圍繞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目標要求,堅持以正面教育引導為主,在營造濃厚輿論氛圍上下下功,在深入和普及上下功夫,在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上下功夫,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潤入學生的心田,自覺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