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安全管理制度內容

質檢、新聞出版等部門,依法維護好學校周邊秩序。

2.配合建設、公安等部門加強對學校周邊建設工程的執法檢查,禁止任何單位或

者個人違反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在學校圍牆或者建築物邊建設工程,

在校園周邊設立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腐蝕性等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

存、使用場所或者設施以及其他可能影響學校安全的場所或者設施。

3.配合公安機關加強學校周邊地區的治安巡邏,在治安情況複雜的學校周邊地區

增設治安崗亭和報警點,及時發現和消除各類安全隱患,處置擾亂學校秩序和侵

害學生人身、財產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

4.配合公安、建設、交通部門依法在學校門前道路設定規範的交通警示標誌,施

劃人行橫線,根據需要設定交通信號燈、減速帶等設施。

5.配合公安機關和交通部門依法加強對本地區交通工具的監督管理,禁止沒有資

質的車船搭載學生。

6.配合文化部門依法禁止在校園周圍200米範圍內設立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

,並依法查處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的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配合工商行政管理

部門依法查處取締擅自設立的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

7.配合新聞出版、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依法取締學校周邊兜售非法出版物

的游商和無證照攤點,查處學校周邊制售含有淫穢色情、兇殺暴力等內容的出版

物的單位和個人。

8.配合衛生、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校園周邊飲食單位的衛生狀況進行監督,取締

非法經營的小賣部、飲食攤點。

六、安全事故處理

1.校園內發生火災、食物中毒、重大治安等突發安全事故以及自然災害時,學校

啟動應急預案,及時組織教職工參與搶險、救助和防護,保障學生身體健康和人

身、財產安全。

2.發生學生傷亡事故時,學校按照《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規定的原則和程式

等,及時實施救助,並進行妥善處理。

3.發生教職工和學生傷亡等安全事故的,應根據上報程式、要求,及時報告主管

教育行政部門和政府有關部門。

七、獎勵與責任

1.對在學校安全工作中成績顯著或者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視情況分別給

予表彰、獎勵。

2.對不履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職責,對重大安全隱患未及時採取措施的,應當

責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學校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

行政以至法律責任:

(1)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學生和教職工傷亡的;

(2)發生事故後未及時採取適當措施、造成嚴重後果的;

(3)瞞報、謊報或者緩報重大事故的;

(4)妨礙事故調查或者提供虛假情況的;

(5)拒絕或者不配合有關部門依法實施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

3.本責任書下達至各部門、級組、科組、班級簽訂學校安全責任書。

4.各部門、級組、科組、班級負責人是本責任書的第一責任人。本責任書的要求

不因責任人的更換而改變。責任人如有改變,由接任者繼續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