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安全管理制度內容

顯、應急照明完好。

4.學生聚集場所不得用耐火等級低的材料裝修。

5.易燃、易爆的危險實驗用品、做到專門存放、由實驗員兩人同時加鎖開、關負

責保管,在室內必須有沙池、滅火器等。在利用易燃、易爆化學藥品做實驗時,

教師必須在做實驗前向學生講清楚注意事項,並指導學生正確使用,防止火災事

故發生。

6.圖書館、實驗室、機房等場所嚴禁吸菸及使用明火,下班後工作人員要及時關

好門窗,確保全全。

7.消防栓、防火器材等消防設施,要人人愛護。任何人不得隨意移動和損壞,違

者要嚴肅處理。

8.加強用電安全檢查,電工必須經常對校內的用電線路、器材等進行檢查,如發

現安全隱患,要及時進行整改、維護、確保全全。

9.學生宿舍內嚴禁使用明火,禁止燒電爐、熱得快,點燃蠟燭、蚊香,嚴禁吸菸

,嚴禁私拉亂接電線。不準私自接用任何家用電器。

10.食堂必須使用合格的壓力容器、鍋爐,每年要檢測,要定時檢查,鍋爐工要

持證上崗,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液化氣罐與灶頭應有1.5米的安全距離,嚴防

事故發生。

11.對因無視防火安全規定而造成不良後果者,要從重處罰,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三)學校周邊環境安全治理制度 

1.學校周邊環境治理涵蓋師生人身、食品衛生、文化活動等方面,系綜合性治理

,應取得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與通力配合。學校對周邊環境應密切關注與監控。

2.學校在做好內保工作的同時,重視學校周邊環境的安全治理工作,主動聯繫轄

區的派出所、街道、城市管理、文化監管等部門共同抓好治理工作。

3.值日人員除做好校內的巡視工作,還應注意對校園外附近環境的巡查,發現社

會盲流、惡少對學生騷擾及各種事故,要針對不同情況及時報告“110”、“120

”、“122”或附近派出所,保護學生的安全。

4.每天放學前,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交通等各項安全。

5.要教育學生自覺遵守社會公德以及各類法規,維護社會公共秩序,並掌握正確

的維護方式和方法,提高學生的自護能力。

6.建立學校突發事件教師救護隊,高度警覺,隨時出動。

(四)集會、會操、安全管理制度

1.學校集會、做操應由學校專人負責統一指揮,保證集會、做操的紀律。

2.學校集會、做操應以班為單位,不要擁擠,不催促學生快跑,要有教師負責疏

散管理,進出會場要有序,嚴防擠壓事故的發生。

3.學校集會、做操應以班為單位,指定安排座位或站隊,由班主任負責,防止學

生亂竄,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4學校領導及安全領導小組必須對集會、會操、活動實行全過程監控,以防意外

事故發生。

(五)組織師生外出活動安全管理制度

1.組織師生外出活動(社會實踐、社會調查、春遊、秋遊、參加公益活動、義務

勞動、參觀訪問等)要制定有周密的計畫和安全措施,活動方案必須經校領導審

閱簽字同意後方可實施。組織到外地或較遠活動的需經教育體育局分管安全副局

長審批。

2.每次活動應有具體的責任人,注意人員年齡、身體狀況搭配。

3.活動的路線、地點,事前應進行實地勘查。

4.活動來往的交通工具應向專業運輸部門租用,遵守乘車安全要求,行前要求營

運部門對車進行檢修。

5.每次活動都要有安全、保衛、意外事故的應急預案

6.野炊、爬山、野餐要注意防火、防食物中毒、防摔傷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