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意見例文

一、發展現狀

一)人才隊伍發展現狀。

積極實施了人才強縣”戰略,出台了一系列適合人才工作的配套政策,形成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人才工作氛圍,使我縣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截止年底,全縣各類人才總量達8877人,比年增加2434人,平均每年增長7.6%每萬人擁有各類人才373人。其中黨政管理人才1332人,企業經營管理人才425人,專業技術人才4628人,技術工人755人,農村實用技能人才1737人,分別占人才總量的15%4.7%52.1%8.5%19.7%人才隊伍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3596人,占人才總量的40.5%,把人才工作考核納入目標責任考核的重點項目。堅持把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比年增加1357人,平均每年增長12%專業技術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的162人,中級職稱1792占專業技術人員的42%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有所突破,入選“333科技人才工程”3人,入選“555創新人才工程”5人,報送慶陽市領軍人才18人,評選省級農村優秀實用人才1名。

二)存在問題。

1人才總量不足。僅占全縣勞動力資源的6.8%比全國平均比重低2個百分點。每萬人擁有人才373人。全市375人/萬人)全縣各類人才8877人。也低於全省、全市水平(全省526人/萬人。初級職稱和學歷較低人才比例偏大。僅占人才總量的4.72人才隊伍結構不合理。縣企事業單位人才中具有高、中、初級職稱人員的比列是1:10.9:16.5低於全省水平。高層次人才數量不足。高新技術和關鍵領域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短缺(如衛生、石油、煤炭、旅遊等行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匱乏。

2人才分布不平衡。縣人才隊伍存在機關事業單位多於生產一線。前塬多於山後等分布不均衡現象。全縣各類人才近80%集中在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農、林、牧、旅遊等行業專業技術人才和企業單位經營管理人才相對不足。城鎮多於農村。事業單位的人才又主要集中在教育、衛生系統。

3人才隊伍開發投入不足。由於我縣經濟發展相對滯後。高層次人才津貼補貼不能規範到位。走進來的少,人才開發投入力度不大。高學歷人才考出去的多。經費投入不足,致使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困難。

4人才工作機制不夠完善。目前我縣人才管理機制、培養機制、引進機制、激勵機制還不健全。盤活用好現有人才。各類人才的積極效能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發揮。不完善。開發實用人才還面臨諸多問題和困難。

二、指導思想、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xx大全會及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堅持以服務發展、人才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制、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為方向。以調整人才結構為主線,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才資源能力建設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機制環境建設為保障,著力加強以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為主體的人才隊伍建設,逐步形成以農業經濟為中心,以工業經濟為支撐”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適應的人才模式與結構,為構建“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二)總體思路

實施一個戰略(人才強縣戰略)圍繞兩個重點(工業強縣戰略人才促進工程和新農村建設人才保障工程”堅持“四項原則”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培養機制。激勵機制)實施“六大工程”選拔領軍人才工程,堅持協

調發展原則、堅持務求實效原則、堅持市場配置和政府調控相結合的原則)完善“四項機制”管理機制。引進機制。項目引進人才工程,緊缺人才補充工程,離鄉人才回歸工程,高校畢業生安置工程,高層次人才重點培養工程)開展“五大主題培訓”黨政幹部人才培訓、專業技術人才培訓、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高技能人才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構建“三大服務平台”人才資源市場平台、人才資源信息平台、人才資源培訓平台)促進全縣人才工作整體發展。

三)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堅持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不斷創新人才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增強人才實力,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理念。最佳化人才工作環境。激發人才活力,形成人才合力。

二是堅持協調發展的原則。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把人才開發與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把人才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之中。確定人才開發的重點。確保人才隊伍的規模、素質、結構與布局適應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是堅持務求實效原則。以企事業單位、農業生產一線、高新技術產業、重大建設工程和項目為重點。用好存量人才。引進緊缺人才,從解決突出矛盾入手。挖掘潛在人才。培養後繼人才,儲備未來人才,全面提高各行業各層次人才的數量和質量。

四是堅持市場配置和政府調控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揮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強政策引導和政府巨觀調控。堅持人人可以成才的理念,培育和完善人才市場體系。逐步建立人才資源結構調整與經濟結構調整相協調的動態機制。樹立和落實科學人才觀。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重點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四)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是人才總量進一步增加。人才結構不斷適應經濟結構。人才環境不斷改善,人才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高。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取得較大突破。著力造就一支數量足、素質高、結構優、創新能力強的人才隊伍。

具體指標是

1人才總量逐步擴大。全縣各級各類人才總量爭取達到14377人。平均每年增加約1100人。其中黨政管理人才1532人、專業技術人才7339人、高技能人才1880人、企業經營管理人才1051人、農村實用技能人才2575人。積極實施“六大工程”力爭到2024年。占全縣勞動力資源的10.2%以上。

2人才素質顯著提高。著力開展六項主題培訓工程。力爭全縣各類人才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達到10064人。占專業技術人才的45%以上;享受國家津補貼的高層次領軍人才達到120人。努力提高人才隊伍整體素質。占人才總量的70%以上;具有中、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達到3328人。

3人才結構明顯最佳化。緊緊圍“繞產業開發。採取派出培養、高薪引進、項目帶動等措施。促進人才在產業、行業、區域間合理分布,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思路。進一步實現人才結構與經濟結構調整一體聯動。促使人才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和職能結構趨於合理。特別是為電子信息、煤油工業、衛生醫療、科技文化、食品加工等產業集群引進和培養各類高、精、尖專業技術人才,使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占人才總量比重超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