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鋼廠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

①在組織和指導員工做好個人防護後,再撤離危險區域。

②組織員工撤離危險區域時,應選擇安全的撤離路線,避免橫穿危險區域。

③員工要互救互助進行撤離。

當事態得到有效控制後,進入應急恢復階段;當事態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時,進入擴大應急回響。

5.2.2擴大應急回響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或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事故回響級別需要提高時,應積極快速開展人員救助、工程搶險、人群疏散等有關的應急救援工作,並向政府部門及外援機構請求援助。

(1)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

應儘快地開通通訊網路,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險程度,制定救援方案,組織指揮救援行動。

(2)異常情況下搶險人員的撤離條件、方法

搶險人員撤離的優先順序是周圍民眾與員工工作人員中的非關鍵人員應急關鍵人員之外的所有人員全部撤離。

(3)事故擴大後的應急措施

①對現場潛在的危害進行實時監測和評估,避免二次事故發生。

②人員安全疏散。

③現場交通管制。

④現場治安秩序維護。(4)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

①對傷員按輕、中、重簡易分類,急救措施上按照先重後輕的治療原則,在急救順序上應優先處理能夠獲得最大醫療效果的傷病員。

②注意保護傷員眼睛。

③對救治後的傷員實行一人一卡。

④合理調用救護車輛。

⑤合理選送醫院。

5.3現場緊急處置

軋鋼系統安全生產事故按照可能造成的後果分為:煤氣火災、爆炸事故,煤氣中毒事故,機械傷害事故,電氣觸電、電弧灼傷事故,高空墜落事故等,針對事故的特點,應急救援隊應參照下列處置要點開展工作。

5.3.1煤氣火災、爆炸事故處置要點

發生煤氣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救援時要注意:及時切斷所有通向事故現場的能源供應,包括煤氣、電源等,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惡化。

5.3.2煤氣中毒事故處置要點

(1)、迅速查找泄漏點,切斷氣源,防止有毒氣體繼續外泄。

(2)、迅速向上級相關部門報告。

(3)、設定警戒線,向周邊員工發出警報。

5.3.3機械傷害事故處置要點

(1)、迅速停止設備運行。

(2)、設定警戒線。

(3)、不得隨意移動受傷人員,造成二次骨傷。

5.3.4電氣觸電、電弧灼傷事故處置要點

(1)、在保證救援人員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切斷電源,防止發生次生傷害。

(2)、對受傷人員採取特殊的救護措施。

5.4應急結束

事故應急救援結束程式:

(1)如屬於本廠自救,當安全生產事故得到控制,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導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隱患得到消除,傷亡人員全部救出或轉移、設備設施處於正常或受控狀態。事故現場已經恢復後,由總指揮宣布應急救援工作結束。

(2)如需北營公司啟動應急,則由上級部門,對事故現場及周邊某某範圍區域進行某某濃度監測。當監測結果表明,空氣中的某濃度在正常標準範圍時,由上級相關部門宣布事故危險全面解除。

5.5後期處置

後期處置包括現場清理、人員清點和撤離、善後處理和事故調查等。應急結束後,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組織人員進行應急預案評審,總結預案中存在的不足,重新修訂應急預案,進入新的應急準備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