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中心幼稚園三年發展規劃

a、課程設定以“生活”、“運動”、“遊戲”、“學習”為幼稚園一日生活最基本的活動形態,強調幼兒自身的興趣、經驗和需要,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

b、正確處理好課程的“預設性”和“生成性”的關係:“預設”和“生成”對幼兒發展具有同等重要的價值。“預設”和“生成”是兩個不可截然分割的結合體。“預設”和“生成”可共同指向四種活動形態,並比例不盡相同。

(3)、以開發利用本土化教育資源生成課程為特色的園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

本土化課程的開發和利用。通過挖掘研究設計生成“服裝”“西瓜”“箱包”“桑園雞”“土布的經歷”等主題系列。

把握好共同性課程與園本課程的關係,園本課程的實施依據幼兒年齡特點與班級實際,占總課程的10——20。

(三)教育科研

目標

1、發揮教育科研的先導作用。以科研指導改革、造就師資、提高質量、增加信譽,營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圍。

2、完善科研網路。園長加強對園教科室的指導,注重過程管理。

3、加強課題管理。形成園內有關教科研管理制度。

策略

措施

1、調整、完善幼稚園教科室——教研組——教師個體三級科研網路,教科室有研究總課題,各教研組有研究子課題,每位教師有結合自己實踐的小課題。園長親自抓幼稚園科研工作,教科室發揮應有的作用,全園教職工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分項落實,並與上級教育科研部門緊密聯繫,取得支持和指導。

2、強化幼稚園教育科研管理的職能,制訂《新埭鎮幼稚園教科研管理辦法》,明確科研的選題申請、立題、過程管理、成果驗收、獎勵等環節的管理目標和方法。制訂幼稚園教科研總體規劃,定期發布切合本園實際的教科研“課題指南”。並對全園的各類課題研究進行調控和指導,特別是加強對青年骨幹教師課題的指導,對全園的教科研工作加強管理和考核評價。對有突出貢獻的教師作出獎勵。

3、深化幼稚園課改的實踐與研究,每年有實驗計畫和階段性總結。

4、幼稚園牢牢抓住教育科研,把教育科研和師資隊伍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鼓勵教師結合自己的教育實踐與小課題的研究,每學期撰寫1—2篇教科研論文與專題總結,以科研促進教師的成長,以科研推動保教質量的提高。

5、加強各級課題的研究,注重研究過程,力爭通過三年的研究,體現幼稚園大教育的理念,全面提高幼兒各方面的素質與能力。

(四)隊伍建設

目標

1、建立一支師德高尚、觀念先進、素質精良、結構合理,具有一定教育特色、創新意識與示範能力,能適應現代化學前教育需要的一流師資隊伍。

2、形成一支人員精幹、敬業、高效的保育、後勤隊伍。

策略

弘揚師德最佳化隊伍立足自培練好內功形成機制合理組合

措施

建立完善的師資培養機制,走自培之路。切實抓好師資隊伍的四項建設。

1、以塑造師德風範為中心的思想建設,弘揚崇高師德、最佳化教職工隊伍。

(1)、充分發揮幼稚園黨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抓好三大組的政治理論學習(黨政班子小組、黨團員黨章學習小組、教職工集體學習小組),做到學前有計畫,學中抓落實,學後觀實效,完善學習制度。

(2)、深化以“培育敬業精神、塑造師德風範、提高育人水平”為主鏇律的師德教育活動,認真落實《新埭鎮幼稚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建立完善的師德考評制度,宏揚高尚的師德風範。

(3)、開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高度的責任感、事業心;樹立整體意識和團隊精神”的“三樹立”教育以及“我與埭幼共命運”的專題討論活動,使全體教職工在思想上形成共識,提高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

2、以提高保教能力為中心的業務建設,立足自培、提高教職工的業務素質。

(1)、構建目標。加強自培基地建設,積極構建幼稚園中青年教師三年自培目標框架:三年內力爭培養市級骨幹教師2名,園級骨幹教師5名,使教師們明確自己在幼稚園里的地位和今後發展方向。

(2)、學習提高。完善學習制度,組織各種形式的學習,把學習和讀書成為教師的第一需要。對不同層次的人員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骨幹教師要作到“五”精:精讀一、二本專業書籍;精寫一、二篇有質量的教育論文;精上一次示範活動課;精心帶教2名以上園內青年教師;精研一個園級以上科研課題。一般教師要做到“四要”:要有本人學習計畫;要有一本學習記錄本;要有一本觀察記錄分析本;要有結合實踐的研究小課題。形成努力學習、善於思考、勇於鑽研的良好氛圍,把握教育觀念的制高點,使教師的素質得到最大極限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