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個人課題小結2篇

動植物是形成生態平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使大自然色彩斑斕,鳥語花香,充滿生機,但目前生態失衡。由於工業發達,人類的不良行為等種種原因,造成的環境污染。廢氣污水的大量排出,嚴重損害動植物的生長,因此在我們的幼稚園教育活動中,一定要加強幼兒保護動植物的教育。本學期我們大班以“動植物”為專題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加強了幼兒對環境保護的意識。

一、 提供了大量的事實,讓幼兒親身體驗動物對人類的幫助,培養其愛護動物的情感,知道地球上有許多動物。它們和人類共同生活在世界上,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

二、 讓幼兒參與飼養動物,要求家長帶幼兒參觀動物園,豐富對動物的感性認識,了解動物被傷害的情況,學會照顧動物,尋找保護動物的途徑。

三、 我們結合各科教學、遊戲、勞動、出外參觀等活動。把有關植物的知識和保護植物,。。愛護大自然的教育滲透於幼兒整日生活中,讓幼兒初步了解植物生長需要的條件,及植物生長的單向過程,了解植物與環境的關係及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

四、 通過安排幼兒參加種植及其他公益勞動和在日常生活中及時提醒幼兒愛護植物,使幼兒知道一些保護植物的方法,逐步養成愛護植物的良好行為習慣。

總之,在大班級幼兒認識動植物中充實增加環保教育後,使他們對動植物的態度在知、情、行、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幼稚園個人課題小結(2):

要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有效的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 多媒體課件是幫助幼兒系統地建構知識及幼兒主動探索學習的橋樑與工具。我園注重開發適合幼兒的多媒體課件。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分為:體驗性課件、選擇性課件、探究性課件、模擬性課件,使課件具有趣味性、遞進性、互動性、集成性特點,多媒體課件中採用的評價方式有點擊式、拖拽式、闖關式、積分式等等,使幼兒可即時檢測。為了最佳化教學結構,充分發揮多媒體功能先進、信息多樣的作用,我們在運用方式上也作了一定的研究,採用了個別輔導式、討論學習式、探索學習式、協作學習式,使幼兒在數學習活動中,通過人機互動,逐步掌握數概念,發展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在這一學期來,更是把多媒體教學作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以此來提高教育質量,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培養幼兒的多種思維能力,提高各學科的整合性。

一、通過研究,促使教師探索有關的幼稚園多媒體教學的規律,促進幼兒的發展

開展多媒體教學,關鍵的因素在於教師,在於教育觀念的更新,如果沒有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再現代化的技術也難以產生好的效果。因此,我們積極探索幼稚園多媒體教學規律,深入研究

幼兒年齡特點和認知發展規律,用好用足多媒體。

1、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內涵,突出事物特徵與規律

對於現有的教學課件,如:小小建築師、螞蟻吃豆、配對等,我們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內涵,如:小小建築師,我們在設計活動時,把重點放在了讓幼兒理解符號所表達的含義,自己來設計理想中的城市,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的環保意識得到了增強,將思維訓練與環保教育整合在了一起。

2、以遊戲引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為發揮電腦人機互動、及時反饋的優勢,我們在多媒體教學中注意採用遊戲的方法,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如:我們在引導幼兒將思維的過程表現出來時,就利用了狼羊圈心菜的遊戲課件,點擊滑鼠,將這三樣物體安全運送到河對岸。在遊戲當中,孩子們的邏輯判斷能力以及思維的有序性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