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夢徵文:夢的進行曲

如果夢想有顏色,一定是有紅色,慷慨激昂;如果夢想有翅膀,一定可以翱翔,飛向遠方;如果夢想有行動,一定有力量,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輝煌。雖不曾有如果,但我實實在在看到了人們在努力尋夢、追夢,直至最後,夢想實現的那一刻。然後,繼續尋找新的夢想!夢想,永遠的進行曲。

尋夢

上個世紀,一曲《東方紅》唱遍了大江南北,一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振奮了多少華夏兒女及海外同胞的心。一位老人、一座小城、一個故事,迎來了幸福的春風。我,只是一個聽故事的人,聽老師和長輩們講述這些故事,關於祖國如何一步步強大、一步步走向輝煌、一步步實現奮鬥的目標的故事。後來,出生於二十世紀最後一個十年的我,終於成為了一個見證故事發生的人,亦或是創造故事的人。

小時候,經歷過抗日戰爭的爺爺總會問我,長大後想做什麼?現在回想起來,答案是模糊的,是做一個有用的人?有錢人······這些都不怎么具體。在一個普通的小村子裡,一個農村娃能有多大的理想呢?應該幸運的是,接受教育可以改變一個人,甚至是一代人的命運。香港回歸後的第二年,我踏入了知識的殿堂,開始了我的讀書生涯。在一點點的接受新事物的同時,慢慢地對這個世界也充滿了越來越多的好奇。那個時候,很害怕老師,從不敢違紀。記得很清楚的一次是在上課時,旁邊的同學找我借橡皮擦,我遞給她的時候我們說了兩句話,結果就被老師批評了一頓,小手還挨了鞭子。那時,我有那么一點兒覺得老師是不講情理的,對老師便產生了畏懼心理,再也不敢不遵守紀律了。

童年,最純真、無知的歲月,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們能吃飽穿暖,還可以用省下來的錢買點零食和玩具。在長輩們眼中,我算是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因為父親的經歷給我樹立了一個榜樣。當我和夥伴們玩過了頭,而忘了做作業或者是做家務時。爺爺總會語重心長又帶有嘆息的口吻對我說:“與我們那輩和你爸那輩相比,你們的日子不知道好多少倍呢?吃有吃的,穿有穿的,玩有玩的。上學都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法》,你爸現在就是吃虧那時候沒有讀多少書啊?現在只能做苦力活。國家現在的政策越來越好,經濟也發達多了,你得好好讀書,考上大學後,改變家庭現狀。”有時,父親也會以他小時候的條件來教育我要好好珍惜讀書的機會。至今,也常常想起他們的教誨。記得國小有道作文題目是:我的理想。因為疾病使我失去了我的至親,還有很多人備受疾病的折磨,所以,我毫不猶豫地寫下了,我的理想是當一名醫生。那個時候,國家的醫療衛生水平也不斷提高,而且,醫生也是光輝的職業,能幫助他人減輕痛苦,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之人。

寫在試卷上的理想的保質期並不長,而生活中的親身事例給我的影響是永久的。教我五年級語文的周老師,一位我永遠記得的恩師。一次放學回家,我們幾個小夥伴在途中寫起了作業,回家後我才發現,我的語文書掉了,第二天,我不敢去上學,怕挨老師罵,最後是伯母送我去的學校,周老師知道後,把他寫滿筆記的語文書拿給了我,說:“我不上課的時候你就拿著用吧!”還有,平時在課堂上和生活中他對我的鼓勵,告訴我苦難是在暫時的,苦難也是一筆無形的財富。現在國家政策好,學習成績優異,你就可以一直讀下去的,還要我長大後好好孝敬父親,他一個人把我和姐姐撫養大不容易。如慈父般的話語融化了我心底的冰牆,漸漸地,對老師這個職業,我多了一份敬佩與嚮往,也不再那么害怕老師了。

上國中後,所學到的知識越來越多,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雛形也漸漸形成。特別是國家為家庭貧困的學生免除課本費,讓父親的重擔減輕不少。初一班主任對我的關心和幫助,初三思想品德老師的看重,使我那寫在紙張上的理想成了空頭支票。臨近畢業的一節思想品德課上,梁老師提了一個問題,請大家談談自己的理想。我低著頭在默默祈禱,千萬別抽到我呀!結果,我還是被點到名了。“我的理想是當一名老師,因為老師是一份神聖的職業,可以為學生傳授知識,因為我得到過許多老師的鼓勵與幫助,我想幫助通過當老師幫助更多的人。”說完,我不禁覺得臉有點發燙,我怕自己實現不了這個理想。後來轉念一想,或許說出來是好的,因為它不會再成為空頭支票了,有了老師和同學們的監督,我更應該堅定信念,勇往直前。

追夢

追夢不是結果,而是一段生命的旅程。找準了方向,不再彷徨,不再迷茫。

雖說高中的生活是三點一線的模式,但我們也能從中體會到不一樣的快樂,朋友間的相互鼓勵,大家一起談天說地,從自己的過去到未來,卻不談現在,我們都知道現在不需要太多的話語來形容,只有用行動去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