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自評報告

近幾年來,我校不斷加強素質教育,加大教學設備設施投入,改善教學環境,加強學校內部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使得我校教育教學質量逐步提高,在社會上影響越來越大,在校學生人數逐年增加,XX在校學歷教育學生人數xx人,共xx個教學班。

近三年來學校在市相關職能部門的指導下,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職業培訓,為社會培養了多層次、多專業的技術人才,開展情況好,社會影響大,在當地有良好的口碑。近三年與xx單位合作開“xx”培訓班,總計培訓學員xx多人次,年均xx人次。近三年和各企業合作實施“訂單培養”,對學員進行針對性強的崗前培訓,總計培訓學員xx多人次,年均xx人次。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打造相對穩定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1、教師隊伍不斷加強。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包括文化課、專業課、實習指導教師、行政兼課教師和外聘教師)總計xx人。其中專業教師xx人,占教師總數的xx%;文化課教師xx人,占教師總數的xx%;實習指導教師xx人,約占教師總數的xx%。

根據教育部關於建立相對穩定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要求,我們實行了“加強培養、注重實績,鼓勵先進、優勝劣汰”的管理模式。教師引進常態化,先後引進各類新教師  名。形成了“合理流動,適當儲備、優勝劣汰”的人才引進格局,教師隊伍的各項指標,達到了省級重點中職學校標準,為我校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2、教師的政治和業務水平不斷提高。對青年教師採取了邊工作邊培訓的方法,很大程度上鍛鍊了青年教師。提出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要求,絕大多數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教師隊伍進一步形成了“風正、氣順、心齊”的新風貌。新老教師互幫互學,共同提高,有效地促進了師資隊伍的建設。積極組織教師業務培訓,鼓勵教師在職繼續學習深造,形成了一支人數齊備,文憑職稱等級達標,業務水平精湛的教師隊伍。

3、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把師德師風建設放在首位,制訂了師德師風建設方案,嚴格了師德師風建設的若干規定;逢會必講師德師風;進行了師德師風培訓和交流;利用教師例會,職工大會等形式對教師進行業務和師德師風專題培訓,收到了較好效果。學校領導帶頭先後圍繞教師“愛教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等專題分別進行專題講座,促進了教師的思想建設。

4、開展校園之星評比活動。發揚成績,總結經驗,表彰獎勵先進,樹立正氣,傳遞正能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先後對李小桂、塗麗霞、吳鐵盛、林  麗、陳清河、歐陽麗珍、田彩雲、鍾慧明等8名被評為校園之星的教師進行了表彰和獎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把事當事、用心做事”已成為教師們的共識和實際行動,出現了“比、學、趕、幫、超”的學習熱潮。

三、圍繞質量強校,教學改革成績顯著

圍繞“改革創新,質量強校”,深化教學改革,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計畫;教學改革取得了可喜成績。我校教學管理規章制度齊全、規範,制訂了《xx市五星職校教學常規工作管理制度》。各學期教學管理工作有計畫、有安排、有總結,各類教學用表齊全、格式規範,校歷編寫主要以廣東省全日制學校時間安排為依據,並結合我校的具體情況。學校每學期的課表實行電腦自動排課。要求課任教師每次上課都要認真填寫教室日誌,老師調課全部要統一由教務處發調課通知單並做好登記。教學管理嚴格按相關制度和計畫實施,教學秩序穩定,有教學常規檢查、教學質量評估和教學督導。各學期考試成績管理規範,有考試出題安排表、考試監考安排表、有學生考試守則、監考守則、學生考試座位表、考場記錄表等,學生的學期成績採用規範模板來科學評定,每科考試都有成績統計表和試卷分析表。在教材征訂和使用工作中,嚴格執行上級的有關檔案精神的要求,採取市新華書店統一訂購、部分專業課教材按需訂購、考證教材對口訂購及結合學生實際開發校本教材的形式,所訂教材均符合上級部門的規定。教材征訂做到了有計畫、有審批、有發放記錄、有庫存登記。

1、以課程改革為龍頭。

為了適應職業學校改革要求,調整課程設定。 根據《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大綱》及本校實際情況,面向市場進行了課程改革,將我校專業設定調整到 個。在認真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課程設定計畫,共設定課程近  多項,停開或減量的課程有  多項。增訂了新教材,為專業和課程改革創造了條件。新生班第一學期,增加了專業基礎課,減少了公共基礎課,每個專業由原來的周  節基礎課,改為周  節專業基礎課。在實操課方面進行了改革,由原來每周 節,改為現在的每個專業實操課以周為單位進行實操輪訓,使實操課真正達到了效果。注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經過這次改革,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