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自評報告

2、以技能競賽為平台。

學校提出了“有賽必參、有獎必奪”的要求。在校內組織培訓,開展各類競賽活動。XX年12計算機2班的潘明溪、12電子班的鐘新偉、12電子班的莊新高、12服裝2班的蔡松華、黃惠敏、12服裝1班的鐘楚虹等六位同學分獲市技能競賽三等獎;鍾慧明、田彩雲老師在市教師技能競賽中分獲三等獎;林小江、彭  真、吳鐵盛、陳清河、林成范等老師獲得市優秀指導教師獎。今年在獲獎項目和獲獎人數上比去年都有了很大的增長。

3、以專業考證為抓手。

學校高度重視專業技能考證工作。把抓好技能考證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工作,多次聯繫考證方到本校進行考前培訓和考證。XX年以來,學前教育專業的國語測試;汽車維修與套用專業的汽車維修電工考證;計算機及套用專業的計算機技能考證;模具製造、數控技術專業的autocad考證;會計從業資格證;服裝製作工考證等總人數達1000多人次,占在校生人數的80%以上。

4、以教研活動為主導,探索教學新方法。

為了加強各學科教研活動的開展,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將原來的四個教研組調整到十個教研組,實施教學教研的有效管理,讓教師把精力集中到教育科研和教學上來。

各教研組盡心盡責,各顯神通,開展了各項教研活動。汽修教研組開展了“首屆汽車發動機拆裝競賽”;計算機教研組開展了“計算機打字比賽、office辦公軟體比賽”;經管教研組開展了“校園珠算比賽”;就業指導教研組開展了“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比賽”;藝術教研組開展了“校園十佳歌手比賽”;服裝教研組自製服裝開展了“時裝秀表演”;電子教研組開展了“電子技能競賽”和“電子義務維修活動”;體育教研組開展了“迎新杯籃球賽、校園田徑運動會、師生杯足球賽”;綜合教研組組織參加了“市級語文、數學說課比賽”;機械教研組組織參加了市級模具鉗工競賽和作品展示。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形成了教研、教學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5、以高效課堂、趣味課堂為內容,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為了提搞教學質量,推廣交流了高效課堂和趣味課堂的經驗和作法。要求老師在備課過程中不但備內容,還要備學生,並要求做成電子教案,使用多媒體教學。通過相互聽課、評課,觀摩課和參加市教研室開展的講座、說課競賽等活動。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也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水平。

6、抓教學常態化管理,使教學管理規範化。

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嚴格課堂管理,教學檢查、聽課、評課、交流制度化。對全校教師的備課本、聽課筆記和作業批改進行了每月一檢查,每周一抽查,並進行了及時的總結和反饋。始終把教師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檢測和“神聖的45分鐘課堂教學”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夯實基礎。加大了課堂教學檢查的力度,對上課等各項常規性檢查,做到了專人負責,天天都有巡視,堂堂都有人查,檢查有記錄,並每天匯總當天情況。教學常規管理的嚴格實施,使教師更加重視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規範化、教學過程優質化已成為我校教師共同的追求目標。

注重信息收集,及時進行教學總結。對每個專業分別召開了學生座談會和全體學生的評教活動,全面聽取學生對教學的反饋意見,並將學生反映的意見反饋給教師。

加強教學督導力度。每天都查看班務日誌,對反映出來的問題,及時與相關部門進行協調解決,發現有不良現象,馬上與老師進行溝通,及時準確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和老師的教學情況。教務處每學期都對教案進行多次檢查,對各班級的學生作業進行抽查,對檢查情況逐一登記備案,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找相關人員溝通了解,督促其整改,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完善考務機制,把嚴格考風考紀,作為促進學風建設的重要舉措。教務處對每次考試認真研究和安排,規範命題,嚴格考風考紀,對學風建設起到了促進作用。

7、以實訓實操為重點,加強動手能力培養。

對課堂教學和實習實訓實行“1:1”,加大了實習實訓力度。近年來,先後投入  多萬元新建了汽車維修、數控兩個多媒體教室和兩個電腦室;新增  多台電子計算機、 台電子琴、 台電動縫紉設備;新建並裝修了一個舞蹈排練廳、一個服裝裁剪實習車間,增加了汽車維修實習實訓設備等。極大地改善了實習實訓條件,完善了辦學設施,增加電腦維護人員,加大了維修力度,確保了實習實訓任務的完成。電子專業的學生在指導教師的帶領下多次到校外進行義務電器維修服務。每年都學行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手工裝飾畫校內外展示受到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