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自評報告

8、教學檔案管理規範。學校嚴抓教學檔案管理,教師認真執行教學常規要求。指導性教學計畫、實施性教學計畫、教學大綱、教師學期授課計畫、實驗實訓計畫等教學檔案資料審批手續完整。各項檔案完備率達100%。

我校依據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編寫的《中等職業學校重點建設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和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編寫的《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管理工作規程》,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訂了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各專業按照指導性教學計畫的要求,結合專業實際需要,在專業調查論證的基礎上,組織各專業骨幹教師及專業指導委員會成員制定實施性教學計畫、教學大綱、實訓大綱。教師根據各學科的教學大綱、實訓大綱的要求制定本學科的授課計畫,編寫教案

四、圍繞素質教育,學生管理進行了有益探索

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確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理念;實現“全員參與德育教育”,將“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要求落到實處,以活動為平台,在實踐中探索德育工作新思路、新方法。

1、德育工作上台階。

辦學以來學校一直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管理思路,實施“全員參與、全程管理、全方位滲透”的準軍事化管理模式。設立了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德育工作方案,工作有計畫、有落實、有總結;德育工作落實到各項教育教學、各部門各環節工作中。

學校堅持以“二個文明建設”、“三自教育”、“四個一工程”、為突破口,通過舉行系列專題活動,重點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主義教育”、“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管理育人、活動育人、制度育、環境育人”的德育特色,收到了較好的育人效果。XX年學校德育品牌“四個一工程”榮獲市優秀項目獎。

學校重視德育課教學,嚴格執行學科教學計畫,各專業均開設《法律基礎知識》、《哲學基礎知識》、《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經濟與政治基礎知識》等德育課程,教師能結合實際加強教學改革,開展德育研究和交流,特別是結合當地社會經濟雙轉型對中職人才需求的實際,增開對中職生就業有實際指導意義的《職業生涯規劃》、《人際溝通與禮儀》、等課程,取得較好的教學教育效果。

以學生處為龍頭,團委、學生會、班主任配合,形成了以學生處為主體,班主任為核心,學生社團配合,任課教師全員參與的德育教育管理格局;在學生中開展“三自教育”,形成了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良好機制。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新思路。實施“四個一工程”;開展“兩個文明創建”活動;堅持開好主題班會,充分利用宣傳欄、校園之聲等載體和國旗下的講話、主題班會、演講會、報告會、軍訓、入學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教育。不斷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紀律觀念、學習意識、安全意識和感恩意識,特別是利用早讀開展了全校性的“讀經典”的讀書活動,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的操行合格率大有提高。

2、學生管理上檔次。

學生管理制度健全,崗位明確、做到了“周有計畫,月有總結”。學籍管理規範,完成了新生學籍資料735人的錄入工作,健全了學生檔案。學生鞏固率達94.5%。對“有差異”學生的轉化卓有成效。以學生會、團委為主體,組織開展社團活動共組建各類學生社團二十多個。在加強對學生幹部指導培養的基礎上,開創了學生自治、自理的管理新局面。完善封閉式管理,實行學生宿舍準軍事化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學生工作管理水平。

3、班主任工作新思路。

班主任是我校德育管理的骨幹力量,各班主任能認真履行班主任工作職責,做到早到位、遲下班、多巡視,工作上做到深入細緻、認真負責,並能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和各專業的特點,遵循教育規律,以人為本。每學期有計畫地實施目標管理,做到工作有計畫、有記錄、有總結、有成效。

在班級日常管理中各班主任能指導班委會、團支部開展工作,認真培養好班幹部,建設好班集體,並根據學校規章制度,結合班級的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班規、學生操行評分辦法,建立學生自主管理機制,充分調動學生自主管理的積極性。為提高學生能力及素質,各班主任積極主動地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文藝、體育及第二課堂等活動,認真開好每周一次的常規班會和主題班會,加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定期召開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知識講座,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學好基礎知識、掌握專業技能、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是職中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完成的學習任務,為此,各班主任經常與科任老師、宿舍管理員、家長及學生進行之間溝通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做到關愛每一個學生,特別關愛暫時後進生,認真做好暫時後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每學期暫時後進生轉化率都在 %以上。各班主任還認真做好教室規範化建設,積極營造健康和諧的班級氛圍,各班級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學風,每學期都有一批班級榮獲文明班級或優秀班集體稱號。學生對班主任工作的滿意度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