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證據的鑑定

2.1電子證據的真實性。

電子證據具有虛擬性和易刪改性。一方面,電子證據所記載的內容必須藉助一定的設備或軟體才能轉化為人們可以認知的信息,了解信息內容及判斷真偽需要專門的技術手段;另一方面,正常活動中的電子證據的生成、閱讀、存儲、刪改或傳輸,與非法活動或故意破壞中的電子證據的生成、閱讀、存儲、刪改或傳輸形成的電磁痕跡基本相同,非經專門技術或軟體不能區分,故通過司法鑑定分析和確認電子證據的真實性對訴訟活動至關重要。

在技術設備能夠達到要求的情況下,通常可以採取正面確認的方法對電子證據的真偽進行鑑定。例如,XX年被告人楊某被控xx了一名8歲女孩。依據楊某的戶籍登記和楊某本人供述,楊某出生於1993年11月,案發時年滿14周歲,依據《刑法》規定應當負刑事責任。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楊某的父親向法院提出,楊某的戶籍登記有誤,楊某實際出生日期為1994年11月,並向法院提交了村委會證明、鄰居證言,以及楊某出生時繳納計畫外生育罰款的收據等證據材料。為了查清楊某的真實年齡,辦案人員委託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鑑定中心協助調查。該司法鑑定中心運用先進的克隆技術以及解密技術,對硬碟上刪除的數據進行恢復,並運用解碼技術對系統解密,分析對照所得數據,發現了楊某的出生日期1994年11月是在XX年11月變更的這一重要事實,法院因此認定楊某在犯罪時已年滿14周歲,應當承擔刑事責任[4]。

在技術設備難以對電子證據內容的真實性作出鑑別時,可以採用側面推定的方法。這是因為,電子證據的生成、存儲和刪改依賴特定的計算機設備,必須在特定的虛擬電子信息環境中進行,因此,可以從電子證據生成、存儲和刪改的計算機設備或軟體系統的可靠性來推斷電子證據的可靠性。由於電子證據的虛擬性和易刪改性,從正面證明其未做刪改或未被非法使用等常常是非常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行的,“而從技術上講,如果電子證據所依賴的計算機等系統的軟硬體是可靠的,該系統有防止出錯的監測或稽核手段,而且其運行過程是正常的,那么該電子證據就已經具備了足夠的可靠性保障,應當足以推定其可靠性,除非另有相反證據推翻推定。”[5]也就是說,除了直接鑑定電子證據本身,司法鑑定人還可以通過鑑定電子證據生成、傳輸和存儲的計算機設備及其軟體的可靠性來鑑別電子證據的可靠性。

2.2電子證據的完整性。

一般來說,傳統證據的完整性是比較明顯的,不需要以司法鑑定予以確認。但是,對於電子證據來說,刪改電子證據其實是刪改電子證據的電磁痕跡,這是肉眼或顯微鏡等觀察儀器所難以察覺的。實踐中,很多電子數據都是不完整的,其常常會被人為地破壞存儲介質或被直接刪除與案件相關的數據。因此,對電子數據常常需要通過技術手段恢複數據信息,還原數據原始狀態。

對於電子證據的完整性,同樣有正面確認和側面推斷兩種方法。正面確認,是指直接以科技方法或專門軟體分析、鑑別電子證據本身的完整性。例如,XX年,某市曾發生假髮票案件,犯罪嫌疑人把用於製造假髮票的電腦進行了拆解,看上去所有的犯罪證據都已蕩然無存。司法鑑定專家利用特有的數據恢復技術,從計算機硬碟中找到了包含偽造票據字元串的數據模組,成為法院定案的主要證據[6]。側面推斷,則是通過分析和鑑別電子證據所依賴的計算機設備或軟體的完整性推斷電子證據的完整性。例如,加拿大《1998年統一電子證據法》第5條規定,當某計算機系統或其他類似設備在所有關鍵時刻均處於正常運行狀態,或者,即使不處於正常運作狀態,但其不正常運作的實施並不影響電子記錄的完整性,並且沒有其他理由對該電子記錄系統的完整性產生懷疑的情況,可以推定電子記錄或存儲該電子記錄的電子系統具有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