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人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

ヒ弧⒋尤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的極端重要性,切實增強做好新形勢下人才工作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首先,要充分認識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是實現中華民族和平崛起的戰略需要。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明確提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堅持走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目前,我國正處在和平崛起的戰略機遇期,抓住新一輪發展機遇,實現和平崛起,依靠的是什麼?是人才。從經濟發展要素配置看,當前,世界各國都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世界經濟逐漸走向一體化,區域間以及區域內部的經濟合作日趨緊密,資源在世界範圍進行流動和配置,知識、技術等要素在生產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並逐步替代土地、資本等傳統生產要素,人才資源正在成為最重要的資源。從中國經濟發展趨勢看,中國的崛起需要經濟快速發展,物質財富極大豐富,如果沿用傳統生產方式是難以超越的,唯有充分發揮後發優勢和比較優勢,用高新技術來改造傳統工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才能趕超世界已開發國家。而這一切的關鍵在於高素質人才的支撐。從經濟已開發國家崛起經驗看,綜觀世界發展史,每次成功的經濟追趕都是人力資本的成功追趕,美國追趕英國、日本追趕美國、韓國追趕日本,概莫如此,英國和美國實現工業化用了150年和100年,而日本、巴西、亞洲“四小龍”只用了不到一代人的時間,靠的就是加快人才開發。從世界各國競爭態勢看,當今世界國家之間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紛紛實施人才戰略,美日等已開發國家把人才資本、物質資本和新技術開發列為三大投資並作為面向21世紀的政府經濟政策的重要內容,美國提出要培養“新世紀的美國人”,日本提出要培養“世界通用的日本人”,德國提出要“推進人才國際化”,韓國提出要實施“頭腦強國”,種種表明,人才強國戰略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人才也越來越成為國際競爭的核心要素。在這樣國際國內環境下,中國要實現和平崛起,關鍵在於能否將豐富的人力資源轉變為人才動力,在於能否充分發揮人才資本在經濟成長中的主導作用。所以,我們必須站在中華民族復興的、政治的、全局的高度,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更加重視人才工作,大力抓好人才戰略的實施,使人才成為加快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和中國和平崛起的強大推動力。 其次,要充分認識到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是池州繼續保持大發展、快發展良好態勢,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帶有根本性的戰略舉措。今後五到十年是池州發展的關鍵時期。近幾年來,我市經濟發展步伐加快,勢頭很好,在去年首次超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的基礎上,今年第一季度首次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關鍵在於我們能不斷地解決一些影響發展的瓶頸制約問題。回顧幾年來的發展歷程,我們通過幾輪的思想解放大討論,打破“左、舊、滿”封閉保守意識,突破意識形態的瓶頸;通過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完成移民建鎮、江堤加固工程,推進高速公路、鐵路的建設,突破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的約束;通過大開放戰略的實施,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創新招商引資、國企改革、城市建設的方式方法,突破體制、機制障礙。正是伴隨著上述問題的逐漸解決,池州經濟的發展才逐漸走上了“快車道”。但隨著發展的加快,人才資源匱乏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經成為又一個影響和制約池州加快發展的障礙和瓶頸。具體表現為人才總量不足、層次不高;人才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人才工作環境不夠好,人才流失相當嚴重;人才管理機制不夠活等等。這些問題解決不好,勢必影響加快發展、富民強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局。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池州打造成長三角的加工製造業的承接地、冶金輔料供應基地和生態農業基地,進而實現池州在皖江南岸的崛起,需要我們堅定不移地以大開放促大開發促大發展,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的支撐,都需要一批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的黨政人才,一批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善於在市場競爭中辦好企業的經營管理人才,一批善於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推陳出新的專業技術人才,一批適應大項目大工程建設的高技能人才,一批適應農村城鎮化、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農村實用人才。這些高素質人才,並非憑空而來,或招之即來,需要我們解放思想,創新思路,改革體制,搞活機制,把各方面人才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把人才資源的潛力和優勢發揮出來。所以我們必須最佳化環境、搞好服務,把人才強市戰略作為振興池州,推進小康社會建設的一項根本性的戰略舉措來落實,切實把人才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抓緊抓實抓到位。ザ、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的人才觀,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不斷開創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人才工作新局面ヒ灰解放思想,牢固樹立與時俱進的人才觀。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落後的思想意識會阻礙經濟社會向前發展。首先,要解決觀念滯後的問題。堅決破除輕視人才、論資排輩、求全責備、平均主義、封閉保守等陳舊意識,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以及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觀念,切實把人才作為現代經濟中最具活力的生產要素,作為一種智力資本和戰略資源,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對人才資源進行整體謀劃、整體開發。各級領導幹部要本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做到有求賢若渴的愛才之心,真正從思想上重視人才,從感情上貼近人才;有任人唯賢的識才之舉,善於發現人才,準確識別人才;有海納百川的容才之量,以開闊的眼光和寬廣的胸懷選才用才;有人盡其才的用才之藝,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其次,要解決政策滯後的問題。近些年來,我市出台了一些有利於人才成長和作用發揮的政策措施,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已經遠遠不夠。因此,市委、市政府正在制定加快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的規劃和檔案。各級各部門要對現有的人才政策進行清理,該廢止的立即停止執行,對需要進一步修改的及時修改完善,對需要重新制定的抓緊研究制定,逐步形成一個配套完善、相互銜接、符合實際、富有競爭力的人才政策體系。ザ要夯實基礎,全力做好人才輩出的教育培養工作。 一是抓好基礎性教育和職業教育。九年義務教育,關係到全市人民的總體素質,抓基礎性教育我們來不得半點含糊。職業教育既是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也直接關係到省“861”行動計畫池州工程的順利實施,在抓好基礎性教育的同時尤其要重視職業教育,逐步建立與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緊密結合,結構合理、靈活開放、特色鮮明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二是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在培養人才中的作用。要積極推進池州師專“專升本”工作,加大池州電大遠程教育基地建設力度,市委黨校要力爭儘快達到大專體制。要進一步整合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資源,為池州建設培養更多的實用型人才。要大力推進與中科大等國內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辦學及建立研發機構,切實提高我市教研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三是建立終身教育體系。要在全社會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鼓勵人們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參與終身學習,廣泛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社區和學習型城市等活動,努力建設時時處處皆能學習、人人享有學習和成才機會的學習型社會。ト要開拓創新,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的體制和機制。一是創新人才培養機制。要著眼於“靠得住、有本事、作風正”,建立以理論基礎、世界眼光、戰略思維、黨性鍛鍊、業務能力為內容的教育培訓機制,加大對黨政幹部的教育培訓力度;著眼於增強把握市場經濟能力,按照高起點、市場化、外向型的要求,以創新精神、創業能力為重點,加大對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培養力度;著眼於加快知識更新、增強創新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加大對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力度;著眼於掌握1~2門實用技術、增強致富能力,加大對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力度,紮實開展“雙培雙帶”活動,制定並實施“農村外出務工人才回流計畫”,大力鼓勵、支持和吸引學有所成或有一技之長者回鄉創業發展。二是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各類人才評價的指標體系是由業績、品德、知識、能力等多方面構成的,但業績是重點和主要依據。要以業績論人才,堅持重能力、重創造,誰能夠出成果、出效益、作貢獻,誰就是人才。具體講,黨政人才的評價重在民眾認可,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評價重在市場和出資人認可,專業技術人才的評價重在社會和業內認可。三是創新人才選拔任用機制。建立以公開、競爭、擇優為導向,有利於各類人才脫穎而出、充分施展才華的人才選用機制。以擴大民主、加強監督為重點,進一步深化黨政幹部選拔任用制度改革,推進幹部能上能下;以實施市場化、職業化為重點,堅持市場配置、組織選拔和依法管理相結合,改革和完善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選拔任用方式;以推行聘用制和崗位管理制度為重點,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符合各類事業單位特點的用人制度。四是創新人才流動機制。當前最緊迫的是,要通過建立人才市場配置和政府巨觀調節相結合的運行機制,積極制定並實施人才引進、人才回流的政策措施,同時更要保障落地人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避免人才資源的浪費和損失。要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積極實施人才“柔性流動”政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構築人才“低門坎”引進的平台。對緊缺的專業崗位,要探索實行政府雇員制,契約聘用,予以高薪。要建立和完善專家諮詢網路,有計畫地聘請一批內外專家作為市委、市政府的經濟顧問、投資顧問、城建顧問。要加強與池州籍在國內外工作的專家學者等各類人才的聯繫,建立池州籍專家人才庫、智力庫,動員組織他們為池州發展牽線搭橋、獻計獻策。要積極引進海外人才和智力,吸引歸國留學人員來池州創業。五是創新人才激勵機制。要改革和完善現行分配製度,堅持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採用年薪制、股權、期權等多種分配方式,研究鼓勵知識、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辦法,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人才分配激勵機制,使一流的人才得到一流的待遇,一流的貢獻得到一流的報酬。要堅持精神獎勵、物質鼓勵和事業激勵相結合,建立以政府為導向、用人單位和社會力量獎勵為主體的人才獎勵體系,充分發揮經濟利益和社會榮譽雙重激勵作用。六是創新人才保障機制。積極探索機關和事業單位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完善企業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各類人才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單位之間流動的社會保障關係轉移和接轉辦法,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機制,提高各類人才的福利待遇,不斷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ニ囊最佳化環境,切實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搭建舞台。一是努力構建人才創新創業的載體。事業留人是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把人才載體建設作為人才工作的關鍵舉措,下力氣把各類載體做大做強做活,使各類人才有施展才華的舞台。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並與招才引智、引制結合起來,注意發揮重大建設項目對人才的聚集、培養作用。二是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要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加強輿論宣傳工作,大力宣傳我市的人才政策,大力宣傳在培養、吸引、使用人才方面的典型,大力宣傳優秀人才、有突出貢獻人才的業績,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三是努力改善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以適當的待遇留人非常重要。我們在制定和落實有關人才政策時,要講精神、講奉獻,但也要注重物質利益,切實解決好人才工資、住房等生活待遇問題,真正體現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適當的待遇留人。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攬人才工作全局,進一步強化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努力形成全社會推進人才工作的強大合力ヒ灰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就是要充分發揮黨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思想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繫民眾的優勢,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堅強的政治組織保證。黨管人才主要是管巨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絕不是黨委包攬人才工作的一切方面,絕不是要管死人才,而是要解放人才、激活人才、用好人才。要突出重點,分類指導,重點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營造環境、提供服務的工作。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各級組織部門要加強對人才隊伍建設的巨觀指導、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在人才工作中充分發揮作用,成為“知識分子之家”、“人才之家”。宣傳、統戰、人事、發展與改革、經貿、財政、農業、科技、教育、勞動和社會保障、工商聯等部門,要認真制定配套細則,明確目標任務,抓好責任落實。科協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更好地行使自身職能,形成工作合力。ザ要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領導責任制。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實行黨政“一把手”抓“第一資源”的目標責任制,把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作為考核各級領導幹部尤其是黨政“一把手”政績的重要內容,層層建立目標責任制,切實做到在謀劃發展時考慮人才工作,在制定計畫時考慮人才需求,在研究政策時考慮人才導向,在部署工作時考慮人才措施,確保人才工作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有強烈的人才意識,真正把培養好、吸引好、使用好各類人才作為一件大事來抓,認真幫助解決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難題。ト要加大對人才工作的多元化投入力度。人才工作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必須充分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努力構建政府、用人單位、社會多元化的投入機制,為培養、引進、使用人才提供堅實的資金保證。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導向作用,各級財政要進一步加大在人才引進、使用、培養等方面的投入;各縣區都要設立人才隊伍建設資金,專項用於人才的培養、引進和獎勵。要充分發揮用人單位的主體作用,推動用人單位加大對人力資源開發的投入力度。要注發揮社會投資的補充作用,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對人力資源開發投入的積極性,鼓勵各類社會力量對人才資源開發進行投資,努力形成政府主導、用人單位主體、社會參與的生動活潑的人才資源開發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