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市人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在市委九屆七次全會剛剛閉幕之際,我們在這裡隆重召開全市人才工作會議,充分表明了市委對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也充分體現了人才工作在經濟社會全局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現在,已接近歲尾年末,工作千頭萬緒,任務十分繁重,大家都很忙,但再忙也要把這個會開好,開出成效。因為解決不好人才問題,我們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建設新型能源和新型材料工業基地,加快趕超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富裕、文明、生態、誠信”陽泉的目標,將失去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甚至一切都將成為空話。這次會議的目的,就是要積極推動在全市上下形成重視、關愛和珍惜人才的共識,大力營造培養、吸引和用好人才的氛圍和環境,為趕超發展組織起浩浩蕩蕩的人才大軍。剛才,水生同志代表市委總結了近幾年來全市人才工作的情況,深刻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對今後一段時期的人才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同時還大張旗鼓地表彰了全市科技功臣和科技企業家,樹起了榜樣。這些都很好,並且我完全相信,以這次會議為起點,我市的人才工作必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牢固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切實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古今中外的歷史和現實都反覆證明,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人才問題事關黨和國家發展的大局,事關中華民族的未來。加強和改進人才工作,已成為全黨上下的共識。黨的十六大以來,特別是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之後,人才強國戰略再一次提上了全黨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都對人才問題給予了極大的關注,都把人才工作擺到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市委九屆六次全會在討論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意見時,就明確提出了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的要求。剛剛閉幕的市委九屆七次全會,對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又作了重點部署,寫入了我市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應該說,這幾年我們在人才強市方面是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效果的。但是必須承認,我們的人才工作在許多方面做得並不十分到位,甚至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要解決好這些問題,必須首先在思想觀念上有一個大的突破,牢固樹立起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觀念和以人為本的科學人才觀。(一)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的人才觀,是貫徹以人為本執政理念,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基礎上的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總結。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和本質是堅持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為根本,以人為中心,在一切社會活動中,充分重視人的利益、權利、價值和作用。只有通過人們自身利益、權利和價值的實現,把人的全面發展與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統一起來,才能不斷提升人的素質和能力,充分發揮人的創造熱情和積極性,反過來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科學的人才觀突出強調了人才的標準和本質,其核心也在以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就是在開展各項工作中,始終要重視人、教育人、完善人、激勵人,既要切實做好人才的教育、培養、引導工作,又要切實抓好人才的使用、關心、激勵工作,讓最活躍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活躍起來,讓每個人的聰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局面。我市的人力資源充裕,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但是向人才資源優勢和發展優勢的轉化還有不小的差距。我們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用發展的理念統領人才工作,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才工作,真正做到促進人才總量增加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人才素質提高與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相適應,人才結構調整與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相適應。(二)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的人才觀,是統籌處理“第一要務”與“第一資源”的關係,構建經濟社會發展支撐體系的現實選擇。人才支撐發展,發展孕育人才。人才作為一種資源,在所有的社會資源中最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和決定性,是最寶貴、最重要的資源,是關鍵的生產力,具有非常明顯的經濟和社會綜合效益。解決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所有重大問題,幾乎都要靠人才以及人才的創造性勞動。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的人才觀,下大力氣培養、造就、用好、用活各類人才,讓人才來支撐發展、引領發展、推動發展。實踐證明,一個地方人才政策落實得好,人才作用發揮得好,經濟社會的發展就快。從陽泉的發展歷程可以清楚地看到,計畫經濟時期,一大批煤炭、冶金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雲集我市,建造了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改革開放初期,農民企業家創造了鄉鎮企業“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輝煌業績。目前,我市經濟開始進入新一輪增長期,能不能延續這個好的發展勢頭,實現趕超發展戰略目標,關鍵是要統籌處理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與人才這個“第一資源”的關係。一方面,要把促進發展作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發點,人才工作的目標任務要圍繞發展來確立,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要根據發展來制定,人才工作的實際成效要用發展來檢驗,真正為“第一要務”配好“第一資源”,以“第一資源”來支撐“第一要務”;另一方面,要把人才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切實做到謀劃發展戰略同時考慮人才保證,制定發展計畫同時考慮人才需求,研究發展政策同時考慮人才導向,部署發展工作同時考慮人才措施,在發展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使用人才,充分發揮人才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性作用。(三)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的人才觀,是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加快推進我市趕超發展的迫切需要。當今世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日趨激烈的經濟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看似為教育的競爭、科技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了人才,誰就搶占了競爭的先機,誰就贏得了發展的主動權。經濟已開發國家崛起的經驗證明,每次成功的經濟追趕都是人力資本的成功追趕,英國和美國實現工業化用了***年和***年,而日本、巴西、亞洲“四小龍”只用了不到一代人的時間,靠得就是人才開發。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的小康社會,不培養人才這個核心競爭力,不強化人才這個強大推動力,是絕對不行的。從我們陽泉來看,這幾年經濟發展速度快、效益好、活力強,顯現了一種喜人的局面,今年上半年又取得了近年來同期的最好成績。全市生產總值增幅同比提高*.*個百分點,財政總收入同比增長**.*%,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同比增長**.*%,各項社會事業全面、協調、快速發展,逐步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但我們應當清醒地意識到,這種增長和提高,大環境的影響占了相當的比重,經濟布局和結構還沒有從根本上走出資源型、粗放型的圈子,支柱產業單一、結構性矛盾突出、科技含量低下等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隨著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區大範圍的結構調整和人才競爭,我們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現實再次警示我們,抓不住人才,做不好人才工作,我們就有掉隊落伍的危險。但我們不得不面臨這樣一個現實:在陽泉,人才匱乏與人才浪費的問題並存,人才總量不足、層次不高,尤其是高層次、高技能的人才十分短缺;人才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分布很不合理,學非所用的現象還很普遍;人才環境不寬鬆,留不住人,引不進才,人才流失比較嚴重;人才管理機制不活,人才工作力度不大,等等。人才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影響和制約我市趕超發展的障礙和瓶頸。這些問題不解決或解決不好,勢必影響發展大局,影響小康大業。現實選擇和長遠考慮,都要求我們儘快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中解放出來,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人才觀,切實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創新思路,創新機制,創新環境,把各方面人才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把各類人才的創造潛能激發出來,把更多的優秀人才聚集到趕超發展的各項事業中來。二、適應實施趕超發展戰略的要求,下大力創新創優人才環境人才環境是人才群體以外各種要素的總和,這些要素的狀態和相互關係,不管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都深刻影響著人才的生存與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人才環境就是感召力、吸引力、競爭力和凝聚力,人才的競爭就是環境的競爭。“人引人引不來,環境好人自來;人留人留不住,環境好人紮根”,“家有梧桐樹,自有金鳳來”,講得就是環境的作用。陽泉能不能趕超發展,能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能不能把我們小康建設的藍圖變成現實,關鍵的一條,就是要看我們有沒有一個適宜於人才成長的具有“團粒結構”的肥沃“土壤”。從眼下的情況看,這個環境還很不令人滿意,還有許多的問題和差距。去年我們集中開展了創優環境的大討論,多多少少解決了一些思想認識上的問題,但實實在在的動作還不多,力度也不大。面對世界範圍內的人才競爭,面對全國各地“人才高地”建設帶來的挑戰,面對我市趕超發展日益繁重的任務,創新創優人才環境,確實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我們講創優人才環境,根本標誌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總的要求是貫徹“三個留人”原則,為人才創造更優越的條件,提供更寬廣的舞台,鼓勵人才幹事業,支持人才幹成事業,幫助人才幹好事業,讓各類人才在陽泉這一方熱土上盡情地施展才華、建功立業。首先,要創造一個寬鬆優惠、充滿活力的政策環境。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斷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推進我市的人才創新工作,取得了積極的效果。比如,實行競爭上崗、公開選拔、掛職鍛鍊、在職培訓,發現和起用了一批優秀人才;將後備幹部下派到企業任職,鼓勵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人才到民營組織工作,為人才的合理流動起到了導向性作用;通過人才招聘的形式,從外地招攬急需人才有了新的突破,等等。但是,實事求是講,在我們陽泉這個內陸城市,以人為本還遠遠沒有落到實處,“以利為本”、“以位為本”、“以官為本”、“以權為本”、“以資歷為本”的現象還客觀存在,嚴重壓制了人才的成長和人才作用的發揮,挫傷了人才的積極性。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從政策上入手,著力最佳化我市的人才政策環境。政策是前提、是基礎,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制度性保障。要重新審視、反思我們的人才政策,對現行政策進行一次全面的清理,該廢止的堅決廢止,該調整的儘快調整,尤其要下決心清除那些人為設定的障礙,疏通人才“綠色通道”。要加快研究制定以培養、評價、使用、流動、激勵、保障為主要內容的人才政策措施,形成一個既有現實性又有前瞻性,既有巨觀性又有操作性的人才政策體系。這次會議出台的實施意見,雖然是初步的,但畢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今後這方面的工作還要深化、細化,並且要轉化到人才工作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其次,要創造一個施展所長、成就事業的創業環境。人才的最大特點是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一個真正的人才,首先看重的是事業,是在創業中實現自身的價值。能不能讓各類人才在陽泉這個地方心情舒暢地工作,放開手腳地創業,就看我們是不是為人才提供了創業的機會、幹事的舞台、發展的空間。這些年來,我們每年都要確定一批重點調產項目、重點建設工程,這些項目和工程都需要高科技的投入,都需要專業人才來引領攻關、帶動創新。我們規劃的六大支柱產業、五大基地建設,哪一個也離不開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即使是一個具體的企事業單位,技術革新、技術改造、產品開發等也需要相應的人才。因此,我們要採取措施,多方為人才搭橋鋪路,大膽地把人才放到重要的位置和關鍵的崗位上,讓人才的創新潛能在創業平台上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來。要隨著經濟發展,逐步加大財政對人才工作的投入,為鼓勵人才創業立業提供物質保障。市政府已經決定建立人才基金,要管好用好這筆經費,發揮好政府投入的導向作用。當然,要十分注意處理好事業留人與待遇留人的關係。我們強調靠事業留人,但也要儘可能地提高待遇。在陽泉這個經濟欠發達城市,要拿出比發達地區更高更好的物質條件來吸引和留住人才,是不現實、也是不客觀的。而且單純靠提供優厚待遇,吸引不來真正的人才,也不是真正的尊重人才、愛惜人才。我們只要千方百計地築好事業之“巢”,就會引來人才之“鳳”,這已被許多地方的經驗所證明。第三,要創造一個功能健全、服務到位的市場環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對資源的配置起著基礎性的作用。人才既然是一種資源,也只有通過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的才能實現合理的流動和最佳的配置。在人才市場,人才和用人單位這兩個主體通過市場這個平台雙向選擇,擁有各自的自主權。我們的任務,就是要進一步加強人才市場建設,包括硬體的建設和軟體的建設,為供需雙方進入市場,並在其中實現“兩個自主權”提供場所、提供服務。現在,我們不少的大中專畢業生學成回來後,不是找市場,而是找門子、找關係,想方設法往黨政機關擠,往事業單位擠,這是一種很不正常的現象。一方面,說明人們的就業觀念需要更新,不能老停留在計畫經濟時代;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的人才市場容量過小,功能單一,服務不到位。要下決心整合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擴大市場規模,拓寬服務領域,健全服務功能,改進招聘活動,提高信息化水平,形成統一有序、功能健全、開放靈活的人才交流新機制。第四,要創造一個重才愛才、褒先樹優的人文環境。要在全市倡導一種“愛護人才就是促進發展,浪費人才就是妨礙發展,刁難人才就是破壞發展”的理念。對人才要提倡“四個寬容”、“四個鼓勵”,也就是寬容狂放、鼓勵自信;寬容個性,鼓勵和諧;寬容失敗,鼓勵創新;寬容成功,鼓勵進取。要十分關心人才的學習和生活,為他們儘可能提供一門心思幹事業的後勤保障,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要重用重獎、重點激勵,使投身陽泉建設的各類人才都能從內心感受到在這裡有幹頭、有勁頭、有甜頭、有奔頭,是大顯身手、實現自身價值的理想場所。我們的新聞媒體要大張旗鼓地宣傳優秀人才的創業事跡,張揚他們的創業精神,樹立一批典型和樣板,在全社會形成一種羨慕人才、支持人才的良好風氣。三、突出重點,著力抓好人才工作的幾個關鍵環節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加強和改進人才工作,必須突出重點,抓住人才的培養、使用和引進三個關鍵環節,精心謀劃,全力推進。第一,必須從培養人才這個基礎抓起。陽泉發展的百年大計靠什麼?靠的就是培養一茬又一茬有本事、留得住、用得上的優秀人才。人才培養的投入是最有效的投入,培養人才就是積聚財富、就是培育發展後勁。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工作。要樹立大教育、大培訓的觀念,以能力建設為核心,重點培養人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要把教育擺到優先發展的位置,加快構建現代國民教育和終身教育兩大體系,繼續強化基礎教育,積極發展高等教育,切實抓好職業教育,全面推進繼續教育,創建學習型社會。要進一步整合各類教育培訓資源,制定規劃,確立目標,分門別類地、有針對性地培訓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職業技能人才和農村適用人才,培養造就一大批領導骨幹、管理精英、學科帶頭人和技術能手,為各類人才的健康成長和脫穎而出創造條件。第二,必須在用好人才這個關鍵處抓實。人才是有時效性和層次性的。要堅持高效益用人的原則,強化“選人用人失誤是過錯、耽誤埋沒人才也是過錯”的意識,樹立“人才資源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的觀念,千方百計用好人才,用當其時,用其所長,用在適宜的崗位。要按照德才兼備的要求,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機制,端正導向,匡正風氣,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主要標準,不惟學歷,不惟職稱,不惟資歷,不惟身份,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只要是民眾公認的黨政領導人才、市場公認的經營管理人才、學術公認的專業技術人才,都應當大膽起用,委以重任。當務之急是要發現、盤活和用好我們現有的、身邊的人才,防止“牆內開花牆外香”。要進一步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擴大民主,建立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選人機制,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良好氛圍,使我們的人才隊伍始終充滿生機與活力。第三,必須在吸引人才這個重點上突破。解決急需人才、特殊人才短缺的問題,需要“眼睛向外”,廣招人才。我們一定要以“孟嘗君養食客三千”的遠見卓識,以“劉備三顧茅廬”的求賢精神,以“周公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的真心誠意,以“一方水土用八方人才”的寬廣胸襟,敞開大門,聚才納賢。要十分注意人才引進的針對性,從陽泉實際出發,重點引進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學科帶頭人和帶項目、帶資金來創業的人才以及其他緊缺人才。要把引進人才與引進智力、引進項目結合起來,與重大課題攻關、重點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實行人才引進與項目對接,與產業互動。要完善人才引進機制,對外來人才採取“候鳥遷徙”式的人才流動方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長住,但求常來,柔性流動,來去自由。四、認真落實黨管人才原則,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必須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全國人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黨管人才的原則,標誌著我們黨對人才資源重要性的認識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科學執政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人才工作進入一個新階段。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前提是要明確內容。黨管人才,就是要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繫民眾的優勢,把人才工作統領起來,作為黨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進一步加強黨委對人才工作重大方針和工作部署的領導,更好地統籌人才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統籌人才工作和其它各項工作,更好地統籌人才工作的各個方面,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黨管人才管什麼?主要是管巨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重點是制定政策、整合力量、營造環境、提供服務。通過紮實有效的工作,管好、管活人才,激發出創新創造的活力、趕超發展的動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潛力。從眼下來看,當緊的是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科學人才觀為指導,制定出一個既立足當前又面向未來,既有巨觀指導作用又便於實際操作,擺位高、力度大的人才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規劃,並把它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當中來加以實施。這是人才強市戰略的基礎性、“龍頭”性工作,也是我們抓人才工作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關鍵是要強化責任。黨管人才,賦予各級黨組織更加重要的時代責任。我們要理直氣壯地履行這個責任,盡心竭力地落實這個責任。針對陽泉當前的人才現狀,把握客觀規律,面向未來發展,進一步加強人才發展規律、人才政策機制的研究,靠政策指導人才工作,靠機制激發人才活力。各級黨委、政府都要從本地實際出發,抓緊制定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人才培養、選拔、激勵、流動等方面的實施細則,並認認真真抓好落實。要用人才工作的成效來檢驗我們的領導水平,檢驗我們的執政能力。這裡,特別需要強調兩點:一是各級黨政“一把手”都要牢固確立“一把手”抓“第一資源”的責任意識,對人才工作真正做到入腦入心,要像跑項目、籌資金那樣,重視引進人才、聚集人才,要像重視最佳化發展環境那樣,重視最佳化人才環境,不斷創新人才工作的方式方法,做人才工作的行家裡手;二是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質,努力成為思想解放、思路開闊、本領過硬的創新性人才。這樣,我們才有資格、有能力去“管人才”、用人才,才能當好“知賢”的先鋒、稱職的“伯樂”,才能在感情上貼近人才、在思想上重視人才、在實踐中發現和用好人才。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重點是要形成合力。黨管人才,並沒有改變各部門的職責分工,決不是人才工作的一切方面都要由黨委來大包大攬,而是要在黨的領導下,把各方面的力量聚集起來,協調動作,形成一種工作上的合力。按照人才工作新格局的要求,各部門各單位都要找準位置,主動配合,發揮作用。各級黨委要實行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人事、教育、科技、勞動、財政等各有關部門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能,共同做好人才工作。要破除部門利益、局部利益對人才資源的不合理分割,充分發揮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中介組織在人才工作中的獨特作用。市委已經成立人才工作領導組,並在組織部設立了專門的辦公室,定期研究人才工作的大政方略,協調工作部署,督查工作落實。各縣區、各單位也要成立相應的機構,切實把人才工作的各項目標任務安排好、落實好。同志們,時代呼喚人才,發展需要人才,陽泉渴望人才。讓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的發展觀、人才觀,以與時俱進的精神、奮發有為的姿態、真抓實幹的作風,切實加強和改進人才工作,全力推進人才強市戰略,為我市趕超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