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吹火筒的優美散文:吹火筒——兒時記憶

編者按:在兒時,農村煮飯炒菜沒有液化氣,也沒有電飯鍋,需要拿起竹製的吹火筒,才能夠吹出裊裊升騰的炊煙。如今,故鄉煮飯,炒菜已不再用柴生火,吹火筒的蹤影也永遠留在了我們的記憶深處。

兒時,家居鄉下,那時見過的東西,隨著社會進步,逐漸淡出我們的生活,成了記憶,出生在六,七年代的人才有那份美好而純樸的經歷,打米斗(方言印子),鞋兜,狗頭帽,吹水筒,籮篩,提兜,網魚兜,扁擔,籮兜,頂針等。

這裡我不一一回憶,單說“吹火筒”,啟蒙上學大兒童,散學回家肚子空。弄飯全憑它起火,吹開人世萬花筒。”不知道現在的孩子還能聽到這首童謠?還能知道吹火筒是何物?對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很多人,只要一聽到這首童謠,眼前就會浮現出“噼叭”燃燒的灶塘和小青瓦房上裊裊升騰的縷縷炊煙。'

那時,農村人家沒有液化氣,也沒有電飯鍋,做飯、炒菜都在用泥土壘的灶塘上進行。由於灶塘里大外緊且空間狹小,在裡面燒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用火柴點燃柴火後,火勢很微弱,煙還特別大,稍不留神,就會被熏得眼淚直流。這時候,需要拿起竹製的吹火筒,將其一頭對著火苗,一頭含在嘴裡,由輕到重使勁不停地吹。猛然間,轟的一聲,灶塘里燃起熊熊的火焰,濃煙也沒有了。

在我故鄉,煮飯炒菜是大多數婦女每天必做的一件事。那時家家都窮,經濟拮据,燒不起那最便宜的“面面煤”,只有燒木柴,生火前,要將事先準備好的乾透了的細小枯枝,架在灶塘中,再放入引火的樹葉或絨草。點燃後,順次添加稍微粗一點的枯枝,並用吹火筒助燃,等火燃大後,再加入木柴和粗壯一點的枯枝,整個燒火過程,都要將柴火架空。聽大人說,要使火成瘋,灶堂要掏空,所以,所以燒火,不但要快,而且燃燒後火旺煙少,炒出的菜受熱均勻,自然味道純正,沒有煙味。

在故鄉,過門不久的新媳婦,首次下廚,要過的第一關,也是燒火。記得鄰居老六結婚後不久,老六媳婦是婆家獨女,母親慣著,第一次燒火煮飯,她忙碌了半天,灶塘里也是只冒煙不燃火,經過這一番折騰,老六媳婦還把自己弄得滿臉烏黑。原來,在燒火之時,她忘了使用吹火筒。而這次煮飯的糗事,也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被村里人當成趣聞傳了好久。

小時候,每當母親煮飯炒菜的時候,我就坐在灶前一邊加柴燒火,一邊翻看小人書,灶塘里的火苗慢慢把我的臉烤得通紅,一本小人書也就看完了。冬天有時也幫母親在灶塘里的火灰中煨紅苕,將一兩個瘦長的紅苕,埋入柴火灰中,當其表皮焦黃,浸出油,散發出濃濃香味時,用火鉗挾出來,雙手拍打去灰,撕開糊皮,嫩黃苕肉厚實,一口咬下去,那個香啊,真饞人,如今在街上的那烤紅苕,雖然色濃油潤,但沒那柴火灰燒的純正香味。

如今,故鄉煮飯,炒菜已不再用柴生火,而是電磁爐,沼氣,高樓林立,難見吹火筒的蹤影,裊裊炊煙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生活,但那份流淌在歲月里的淳樸,美好,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里。

作者|張光祥,筆名雪緣,小名祥二

公眾號:西南當代作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