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



回字叔念,孝文賜名焉,慕容暐太尉奕之後也。父鑒。初,磨奴既以回為後,請於獻文。贈鑒寧遠將軍、滄水太守。回襲靡奴爵富城子。宣武時,累遷安州刺史。山人愿樸,父子賓旅同寢一室。回下車,勒令別處,其俗遂改。明帝時,為瀛州刺史。時大乘寇亂之後,加以水潦,表求振恤,免其兵調,州內賴之。歷度支、都官二尚書、冀州大中正。

滎陽鄭雲諂事長秋卿劉騰,貨紫纈四百匹,得為安州刺史。除書旦出,晚往詣回,坐未定,問回:"安州興生,何事為便?"回曰:"卿荷國寵靈,位至方伯,雖不能拔園葵,去織婦,宜思方略以濟百姓,如何見造問興生乎?封回不為商賈,何以相示?"雲慚失色。

轉七兵尚書,領御史中尉,劾奏尚書右僕射元欽與從兄麗妻崔氏奸通,時人稱之。後為殿中尚書、右光祿大夫。莊帝初,遇害河陰。贈司空公,謚曰孝宣。長子隆之。

隆之字祖裔,小名皮,寬和有度量。延昌中,道人法慶作亂冀州,自號大乘,眾五萬人。隆之以開府中兵參軍與大都督元遙討之。獲法慶,賜爵武城子。累遷河內太守。未到郡,屬爾朱兆入洛,莊帝幽崩,隆之以父遇害,常懷報雪,因持節東歸,圖為義舉。遂與高乾等夜襲冀州,克之,乃推為刺史。及齊神武自晉陽東出,隆之遣子子繪隨高乾奉迎於滏口。

中興初,拜吏部尚書。韓陵之役,留隆之鎮鄴城。未幾,征為侍中,封安德郡公。於時朝議以爾朱榮宜配食明帝廟庭。隆之議曰:"榮為人臣,親行殺逆,豈有害人之母而與子對食之理?"以參議麟趾閣新制,又贈其妻祖氏范陽郡君。隆之表以先爵富城子及武城子轉授弟子孝琬等,朝廷嘉而從之。後為斛斯椿等所構,逃歸鄉里,齊神武召赴晉陽。

魏孝靜立,除吏部尚書,尋加侍中。元象初,除冀州刺史,加開府,累遷尚書右僕射。及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將叛,陰招冀州豪望為內應。詔隆之馳驛慰撫,遂得安靜。隆之首參神武經略,奇謀皆密以啟聞,手書削藁,罕知於外。卒於齊州刺史,贈司徒。神武以追榮未盡,復啟贈太保,謚宣懿。神武后至冀州北境,次交津,追憶隆之,顧冀州行事司馬子如,言其德美,為之流涕。令以太牢就祭。隆之歷事五帝,以謹素見知。凡四為侍中,再為吏部尚書,一為僕射,四為冀州刺史。每臨冀部,州中舊齒鹹曰:"我封公復來。"其得物情如此。子子繪嗣。

子繪字仲藻,小名搔。性和理,有器局。釋褐秘書郎,累遷平陽太守,加散騎常侍。晉州北界霍山舊號千里徑者,山坂高峻,每大軍往來,士馬勞苦。子繪請於舊徑東谷別開一路。神武從之,仍令子繪修開,旬日而就。征補大行台吏部郎中。

神武崩,秘未發喪,文襄以子繪為勃海太守。執其手曰:"誠知未允勛臣官望,但須鎮撫。且衣錦晝游,古人所貴,宜善加經略,不勞習常太守向州參也。"仍聽收集部曲一千人。

大寧三年,為都官尚書。高歸彥作逆,命子繪參贊軍事。賊平,敕子繪權行州事。征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卒,謚曰簡。子寶蓋襲。

子繪弟子繡,位霍州刺史。陳將吳明徹侵淮南,子繡城陷,送揚州。齊亡後,逃歸。終於通州刺史。子繡外貌儒雅,而使氣難犯。兄女婿司空婁定遠為瀛州刺史,子繡為勃海太守。定遠過之,對妻及諸女宴集言戲,微有褻慢。子繡鳴鼓集眾將攻之,定遠免冠拜謝,久之乃釋。

隆之弟興之,字祖胄。經明行修,恬素清靜。位瀛冀二州刺史、平北府長史。所歷有當官譽。卒,以隆之佐命功,贈殿中尚書、雍州刺史,謚曰文。

子孝琬,字士茜。七歲而孤,為隆之鞠養;慈愛甚篤,隆之啟以父爵富城子授焉。位東宮洗馬。卒,贈太府少卿。

孝琬性恬靜,頗好文詠。太子少師邢邵、七兵尚書王昕並先達高才,與孝琬年位懸隔,晚相逢遇,分好遂深。孝琬靈櫬言歸,二人送於郊外,悲哭淒慟,有感路人。

孝琬弟孝琰,字士光,少修飭,學尚有風儀。位秘書丞、散騎常侍、聘陳使主,在道遙授中書侍郎。還,坐受魏收囑,牒其門客從行事發,付南都獄,決鞭二百,除名。後除並省吏部郎中、南陽王友,赴晉陽典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