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卷一百 序傳第八十八



李彪之入京也,孤微寡援而自立不群,以沖好士,傾心宗附。沖亦重其器學,禮而納焉,每言之入孝文,公私共相援益。及彪為中尉、尚書,為孝文知待,便謂非復藉沖,更相輕背,唯公坐斂袂而已,無復宗敬之意。沖頗銜之。後孝文南征,沖與吏部尚書、任城王澄並以彪倨傲無禮,遂禁止之,奏其罪狀。沖手自作表,家人不知,辭甚激切,因以自劾。孝文覽其表,嗟嘆久之。既而曰:"道固可謂隘也,僕射亦為滿矣!"沖時震怒,數責彪前後愆悖,瞋目大呼,投折几案,盡收御史,皆泥首面縛,大罵辱詈。沖素性溫柔,而一朝暴恚,遂發病荒悸,言語亂錯,猶扼腕叫詈,稱李彪小人。醫藥所不能療,或謂肝藏傷裂,旬余日卒。時年四十九。

孝文始聞沖病狀,謂右衛宋弁曰:"僕射執我樞衡,總厘朝務,使我無後顧之憂,一朝忽有此患,朕甚愴懷。"及聞沖卒,為舉哀於縣瓠,發聲悲泣,不能自勝。詔書褒述其美曰:"可謂國之賢也,朝之望也。"於是贈司空公,給東園秘器一具、衣一襲,贈錢三十萬、布五百匹、蠟二百斤。有司奏謚曰文穆。葬於覆舟山,近杜預冢,孝文之意也。後車駕自鄴還洛,經沖墓,左右以聞。孝文臥疾,望墳掩涕久之,遣太常致祭。及與留京百官相見,皆敘沖亡沒之故,言及流淚,其相痛惜如此。

子延寔,字禧,性溫良,少為太子舍人。宣武初,襲父爵清泉縣侯。莊帝即位,以母舅之尊,超授侍中、太保,封濮陽郡王。延寔以太保犯祖諱,又以王爵非庶姓所宜,抗表固辭,徙封濮陽郡公,改授太傅。尋轉司徒公,出為使持節、侍中、太傅、錄尚書事、東道大行台、都督、青州刺史。爾朱兆入京,乘與幽縶,延實以外戚見害於州館。孝武帝初,反葬洛陽,贈使持節、侍中、太師、太尉公、錄尚書事、都督、雍州刺史,謚曰孝懿。

長子彧,字子文,尚莊帝姊豐亭公主,封東平郡公,位侍中、左光祿大夫、中書監、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廣州刺史。彧性膏俠,爾朱榮之死也,武毅之士,皆彧所進。孝靜初,陷法見害。尋詔複本爵。子道端襲。彧七子,並彭城王勰女豐亭公主所生,以道、德、仁、義、禮、智、信為名。第四子義雄,有識悟,勤學,手不釋書。仕齊,位琅邪郡守。義雄弟禮成,最知名。

禮成字孝諧,年七歲,與姑之子蘭陵太守滎陽鄭顥隨魏武帝入關。顥母每謂入曰:"此兒平生,未嘗回顧,當為重器。"及長,沈深有行檢,不妄通賓客。在魏,歷著作郎、太子洗馬、員外散騎常侍。周受禪,拜平東將軍、散騎常侍。於時貴公子皆竟習弓馬,被服多為軍容。禮成雖善騎射,而從容儒服,不失素望。後以軍功拜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賜爵脩陽侯,拜遷州刺史。時朝廷有所徵發,禮成度以蠻夷不可擾,擾必為亂,上表固諫,武帝從之。伐齊之役,從帝圍晉陽,齊將席毗羅精兵拒帝,禮成力戰擊退之。加開府,進封冠軍縣公,歷北徐州刺史、戶部中大夫。

禮成妻竇氏早沒,知隋文帝有非常之表,遂聘帝妹為繼室。及帝為丞相,進位上大將軍,遷司武上大夫,委以心膂,及受禪,拜陝州刺史,進封絳郡公,賞賜優洽。累遷襄州總管、左衛大將軍。時突厥屢為寇患,緣邊要害,多委重臣,由是拜寧州刺史。以疾征還京,終於家。子世師,位度支侍郎。

禮成弟智源,有器重。仕齊,卒於高都郡守。

智源弟信則,方雅廉慎。齊武平中,位南陽王大司馬屬。信則形短,中書侍郎頓丘李若戲之曰:"弟為府屬,可謂名以定體。"信則曰:"名以定體,豈過劣弱?"尋除尚書倉部郎中。入周,為東京司門下大夫。隋開皇中,卒於沔州刺史。

彧弟彬,字子儒。其父延寔既別封,彬襲祖爵清泉縣侯。位中書侍郎,卒於左光祿大夫,贈驃騎大將軍、光祿勛、齊州刺史,謚曰獻。子桃杖襲。彬弟彰,位通直散騎侍郎,從父在青州,同時遇害。贈左將軍、瀛州刺史。

延寔弟休纂,小字鍾羌,頗有父風。位終太子舍人,贈驃騎大將軍、尚書令、司徒公、雍州刺史,追封樂涫縣公,後進封高陽郡公。子昂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