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漢記》肅宗孝章皇帝

章和元年詔:“芝草之類,歲月不絕。”〔四二〕合璧事類卷一九

序曰:〔四三〕孝乎惟孝,友於兄弟,〔四四〕聖之至要也。乾乾夕惕,〔四五〕寅畏皇天,〔四六〕帝王之上行也。明德慎罰,湯、文所務也。〔四七〕密靜天下,〔四八〕容於小大,高宗之極致也。肅宗兼茲四德,以繼祖考。臣下百僚,力誦聖德,紀述明詔,不能辨章,豈敢空言增廣,以累日月之光。御覽卷九一

〔一〕 “孝章皇帝”,事詳范曄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袁宏後漢紀卷一一、卷一二。汪文台輯司馬彪續漢書卷一、華嶠後漢書卷一、袁山松後漢書、薛瑩後漢書亦略載其事。

〔二〕 “太子”,聚珍本作“第五子也”。范曄後漢書章帝紀云:“肅宗孝章皇帝諱炟,顯宗第五子也。”

〔三〕 “永平三年二月”,聚珍本無“二月”二字。下文“年四歲”移至此句下。

〔四〕 “幼而聰達才敏”,書鈔卷七引“幼而聰達”一句。

〔五〕 “止”,原誤作“正”,書鈔卷八、晏元獻公類要卷九引作“止”,今據改正。

〔六〕 “壯而仁明謙恕,溫慈惠和 ”,文選卷五七顏延年陽給事誄李善注僅引“章帝壯而仁明”一句,書鈔卷五僅引“溫茲惠和”一句,卷七引此二句,又脫“壯而”二字。

〔七〕 “矜嚴方厲,威而不猛”,書鈔卷八僅引此二句,文字全同。

〔八〕 “周覽古今”,書鈔卷一二僅引此一句,文字全同。

〔九〕 “於是上敬重之”,此句聚珍本作“由是明帝重之”。

〔一0〕“以至孝稱,孜孜膝下”,此二句原無,姚本、聚珍本有,今據增補。初學記卷一七引云:“章帝殂,明帝子,以至孝稱,孜孜膝下。” “殂”字系衍文。姚本、聚珍本即據此輯錄。

〔一一〕“詔曰”,明帝於永平十八年八月卒,章帝即位,十月即下此詔。

〔一二〕“趙□”,原作“趙喜”,下同。按字當作“趙□”,范曄後漢書趙□傳作“趙□” ,文選卷一0潘岳西征賦李善注引趙□他事,字亦作“ 趙□”,今據改正。

〔一三〕“其以□為太尉”,本書趙 □傳、范曄後漢書趙□傳亦載此詔。但此條文字當繫於章帝紀,書鈔卷五二明言此條文字出“東觀章帝紀”。

〔一四〕“詔齊相其止勿復送冰紈、方空縠、吹綸絮也”,此條御覽卷八一六亦引,卷八一九又一處引征,字句皆較簡略。范曄後漢書章帝紀李賢注云:“紈,素也。冰言色鮮潔如冰。釋名曰:‘縠,紗 也。’方空者,紗薄如空也。或曰空,孔也,即今之方目紗也。綸,似絮而細。吹者,言吹噓可成,亦紗也。”漢書貢禹傳載禹奏言:“故齊時三服官輸物不過十笥,方今齊三服官作工各數千人,一歲費數鉅萬。”顏師古注云:“三服官主作天子之服,在齊地。”東漢亦然,故詔齊相止送冰紈等物。

〔一五〕“講五經同異”,此條御覽卷六一五亦引,字句稍略。范曄後漢書章帝紀載,建初四年十一月,下詔命“太常、將、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會白虎觀,講議五經同異,使五官中郎將魏應承制問,侍中淳于恭奏,帝親稱制臨決,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議奏”。通鑑卷四六建初四年載:“校書郎楊終建言:‘宣帝博征群儒,論定五經於石渠閣。方今天下少事,學者得成其業,而章句之徒,破壞大體。宜如石渠故事,永為世則。’帝從之。冬十一月壬戌,詔太常:‘將、大夫、博士、郎官及諸儒會白虎觀,議五經同異。’使五官中郎將魏應承制問,侍中淳于恭奏,帝親稱制臨決,作白虎議奏,名儒丁鴻、樓望、成封、桓郁、班固、賈逵及廣平王羨皆與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