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七回 獻地圖荊軻鬧秦庭 論兵法王翦代李信


命李信為大將,蒙武副之,率兵二十萬伐楚。李信攻平輿,蒙武攻寢邱。信年少驍勇,一鼓攻下平輿城。於是引兵而西,攻下申城,遣人持書,約蒙武會於城父,欲合兵以搗邾城。
話分兩頭。卻說楚自李園殺春申君黃歇,立輿王悍,捍即黃歇與李氏所生之子也。幽王立十年而薨,無子。其時李園亦卒。群臣乃立宗人公子猶,是為哀王。哀王立二月,而其庶兄負芻,襲殺哀王,遂自立為王。負芻在位三年,聞秦兵深入楚地,乃拜項燕為大將,率兵二十餘萬,水陸並進。探知李信兵出申城,自率大軍迎於西陵,使副將屈定,設七伏於魯台山諸處。李信恃勇前進,遇項燕,兩下交鋒,戰酣之際,七路伏兵俱起,李信不能抵敵,大敗而走。項燕逐之,凡三日三夜不息,殺都尉七人,軍士死者無算。李信率殘兵退保冥阨,項燕復攻破之。李信棄城而遁。項燕追及平輿,盡復故地。蒙武末至城父,聞李信兵敗,亦退入趙界,遣使告急。
秦王大怒,盡削李信官邑,親自命駕造頻陽,來見王翦,問曰:“將軍策李信以二十萬人攻楚必敗,今果辱秦軍矣。將軍雖病,能為寡人強起,將兵一行乎?”王翦再拜曰:“老臣罷病悖亂,心力俱衰,惟大王更擇賢將而任之。”秦王曰:“此行非將軍不可,將軍幸勿卻!”王翦對曰:“大王不得已而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秦王曰:“寡人聞古者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不盡行,未嘗缺乏。五霸威加諸侯,其制國不過千乘,以一乘七十五人計之,從未及十萬之額。今將軍必用六十萬,古所未有也。”王翦對曰:“古者約日而陣,旨陣而戰,步伐俱有常法。致武而不重傷,聲罪而不兼地。雖干戈之中,寓禮讓之意。故帝王用兵,從不用眾。齊恆公作內政,勝兵不過三萬人,猶且更番而川。今列國兵爭,以強凌弱,以眾暴寡,逢人則殺,遇地則攻。報級①動曰數萬,圍城動經數年。是以農夫皆操戈刃,童稚亦登冊籍,勢所必至,雖欲用少而不可得。況楚國地盡東南,號令一出,百萬之眾可具。臣謂六十萬,尚恐不相當,豈復能減於此哉?”秦王嘆曰:非將軍老於兵,不能透徹至此,寡人聽將軍矣!”遂以後車載王翦入朝,即日拜為大將,以六十萬授之,仍用蒙武為副。
臨行,秦王親至壩上設餞。王翦引卮,為秦王壽曰:“大王飲此,臣有所請。”秦王一飲而盡,問曰:“將軍何言?”王翦出一簡於袖中。所開寫鹹陽美田宅數處,求秦王:“批給臣家。”秦王曰:“將軍若成功而回,寡人方與將軍共富貴,何憂於貧?”王翦曰:“臣老矣,大王雖以封侯勞臣,譬如風中之燭,光耀幾時?不如及臣目中①,多給美田宅,為子孫業,世世受大王之恩耳。”秦王大笑,許之。即至函谷關,復遣使者求園池數處。蒙武曰:“老將軍之請乞,不太多乎?”王翦密告曰:“秦王性強厲而多疑,今以精甲六十萬畀我,是空國而托我也。我多請田宅園池,為子孫業,所以安秦王之心耳。”
蒙武曰:“老將軍高見,吾所不及。”不知王翦伐楚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