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七回 慣逢迎片言矜秘奧 辦交涉兩面露殷勤


單道台聽了,馬上三步並做兩步,上了轎,又吩咐轎夫快走。什麼葉閣學、龍祭酒、王侍郎,幾個有名望的,他都去拜過。只有龍祭酒門上回感冒未見,其餘都見著的。見了面,頭一個王侍郎先埋怨官場上太軟弱,不應該拿兇手如此優待,如今大眾不服,生怕明天鬧出事情出來,彼此不便。好個單道台,聽了王侍郎這番說話,連說:“這件事職道很替死者呼冤!……一定要稟明上憲,照會領事,歸我們自家重辦。好替百姓出這口氣!”
王侍郎道:“既然曉得百姓死的冤枉,極該應把兇手發到縣裡,叫他先吃點苦頭,也好平平百姓的氣。”單道台湊近一步道:“大人明鑑:我們做官的人只好按照約章辦理。無論他是那一國的人,都得交還他本國領事自辦。面子上那能說句違約的話呢?但是職道卻有一個愚見:這個兇手如今無故打死了我們中國人,倘若就此輕輕放他過去,不但百姓不服,就是撫憲同職道,亦覺於心不忍。所以職道很盼大人約會大眾幫著出力,等到領事來到此地,同他竭力的爭上一爭。倘若爭得過來,一來伸了百姓的冤,二來也是我們的面子。就是京里曉得了,這是迫於公憤的事,也不能說什麼話。”王侍郎道:“官不幫忙,只叫我們底下出頭,這是還有用嗎?”單道台發急道:“職道何嘗不出力!要說不出力也不趕著來同大人商量了。”一席話竟把王侍郎……一班紳士拿單道台當作了好官,說他真能衛護百姓。登時傳遍了一個湖南省城,竟沒有一個不說他好的。
單道台又恐怕底下聚了多少人,真要鬧點事情出來,倒反棘手。過了一天,因為王侍郎是省城眾紳衿的領袖,於是又來同王侍郎商議。見面之後,先說:“接到領事電報,一定要我們把兇手護送到漢口,歸他們自己去辦。是職道同撫憲說明,一定不答應他。現在撫台又追了一封電報去,就說百姓已經動了公憤,叫他趕緊到這裡,彼此商量辦法,以保兩國睦誼。如今電報已打了去,還沒有回電來,不曉得那邊怎么樣。卑職深怕大人這邊等得心焦,所以特地過來送個信。總望大人傳諭眾紳民,叫他們少安毋躁,將來這事官場上一定替他們作主,決不叫死者含冤。所慮官場力量有時而窮,不得不借眾力以為挾制地步;究竟到了內地,他們勢孤總可以強他就我。所以動眾一事,大人明鑑,只可有其名而無其實。倘或聚眾人多了,外國人有個一長兩短,豈不是於國際上又添了一重交涉么?”
此時,王侍郎本系丁憂在家,剛剛服滿,頗有出山之意。一聽這話,深以為然。但是於自己鄉親面上不能不做一副激烈的樣子,說兩句激烈的話,以顧自己面子,其實也並不是願意多事的人。當下聽了單道台的話,連稱“是極”。等到單道台去後,他那些鄉親前來候信,王侍郎只勸他們不可聚眾,不可多事,將來領事到來,撫台一定要替死者伸冤。他是一鄉之望,說出來的話,眾人自然沒有不聽的,果然一連平定了三天。
等到第四天,領事也就到了。領事只因奉到了駐京本國公使的電報,叫他親赴長沙,會審此案,所以坐了小輪船來的。地方官接著,自不得不按照條約以禮相待,預備公館,請吃大菜。一切煩文不用細述。等到講到了命案,單道台先同來的領事說:“我們中國湖南地方,百姓頂蠻,而且從前打‘長毛’全虧湖南人,都是些有本事的。他們為了這件事情,百姓動了公憤,一定也要把兇手打死,以為死者伸冤。兄弟聽見這個信,急的了不得,馬上稟了撫台,調了好幾營的兵,晝夜保護,才得無事,不然,那兇手還能活到如今等貴領事來嗎!”領事道:“這個條約上有的,本應該歸我們自己懲辦;倘若兇手被百姓打死了,我只問你們貴撫台要人。”
單道台道:“這個自然,不特此也,百姓聽見貴領事要到此地,早已商量明白,打算一齊哄到領事公館裡,要求貴領事拿兇手當眾殺給他們看。百姓既不動蠻,不能說百姓不是。他們動了公憤,就是地方官亦無可如何。不知貴領事到了這個時候是個怎么辦法?”領事聽了他這番話,一想:“現在我們勢孤,倘真百姓鬧起事來,也須防他一二。”但是面子上又不肯示人以弱,呆了一呆,說道:“貴道台如此說法。兄弟馬上先打個電報給我們的駐京公使,叫他電回本國政府,趕快派幾條兵輪上來。倘若百姓真要動蠻,那時敝國卻也不能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