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卷六十七 黨錮列傳第五十七



符融字偉明,陳留浚儀人也。少為都官吏,恥之,委去。(《續漢志》曰:“都官從事,主察舉百官犯法者。”融恥為其吏而去。)後游太學,師事少府李膺。膺風性高簡,每見融,輒絕它賓客,聽其言論。融幅巾奮袖,談辭如雲,(幅巾者,以一幅為之也。袖,古袖字。如雲者,奔踴而出也。)膺每捧手嘆息。郭林宗始入京師,時入莫識,融一見嗟服,因以介於李膺,由是知名。(古人相見,必因紹介。介,因也,言因此人以相接見也。《謝承書》曰:“融見林宗,便與之交。又紹介於膺,以為海之明珠,未耀其光,鳥之鳳皇,羽儀未翔。膺與林宗相見,待以師友之禮,遂振名天下,融之致也。”)

時漢中晉文經、梁國黃子艾,並恃其才智,炫曜上京,臥托養疾,無所通接。洛中士大夫好事者,承其聲名,坐門問疾,猶不得見。(《謝承書》曰:“文經、子艾,曜名遠近,聲價已定,徵辟不就,療病京師,不通賓客。公卿將相大夫遣門生旦暮問疾,郎吏公府掾屬雜坐其門,不得見也。”)三公所辟召者,輒以詢訪之,隨所臧否,以為與奪。融察其非真,乃到太學,並見李膺曰:“二子行業無聞,以豪桀自置,遂使公卿問疾,王臣坐門。融恐其小道破義,空譽違實,特宜察焉。”膺然之。二人自是名論漸衰,賓徒稍省,旬日之閒,慚嘆逃去。後果為輕薄子,並以罪廢棄。

融益以知名。州郡禮請,舉孝廉,公府連辟,皆不應。太守馮岱有名稱,到官,請融相見。融一往,薦達郡士范冉、韓卓、孔胄等三人,(胄音胄。《謝承書》曰:“馮岱字德山。性忼慨,有文武異才。既到官,融往相見,薦范冉為功曹,韓卓為主簿,孔胄為上計吏。”《袁山松書》曰:“卓字子助。臘日,奴竊食祭其先,卓義其心,即日免之。”)因辭病自絕。會有黨事,亦遭禁錮。

妻亡,貧無殯斂,鄉人慾為具棺服,融不肯受。曰:“古之亡者,棄之中野。(《易·系詞》曰:“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葬之中野。”)唯妻子可以行志,但即土埋藏而已。”(《謝承書》:“潁川張元祖,志行士也,來存融,吊其妻亡,知其如此,謂言‘足下欲尚古道,非不清妙;且禮設棺槨,制杖章,孔子曰“吾從周”’。便推所乘羸牛車,命融以給殯,融受而不辭也。”)

融同郡田盛,字仲向,與郭林宗同好,亦名知人,優遊不仕,並以壽終。

許劭字子將,汝南平輿人也。(輿音預。)少峻名節,好人倫,多所賞識。若樊子昭、和陽士者,並顯名於世。(《魏志》曰:“和洽字陽士,汝南西平人也。初舉孝廉,大將軍辟,不就。魏國建,為侍中。”)故天下言拔士者,鹹稱許、郭。

初為郡功曹,太守徐璆甚敬之。(璆音求,又巨秋反。)府中聞子將為吏,莫不改操飾行。同郡袁紹,公族豪俠,去濮陽令歸,車徒甚盛,將入郡界,乃謝遣賓客,曰:“吾輿服豈可使許子將見。”遂以腳踏車歸家。

劭嘗到潁川,多長者之游,唯不候陳寔。又陳蕃喪妻還葬,鄉人畢至,而劭獨不往。或問其故,劭曰:“太丘道廣,廣則難周;仲舉性峻,峻則少通。故不造也。”其多所裁量若此。

曹操微時,常卑辭厚禮,求為己目。(令品藻為題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對,操乃伺隙脅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操大悅而去。

劭從祖敬,敬子訓,訓子相,並為三公,相以能諂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數遣請劭。劭惡其薄行,終不候之。

劭邑人李逵,壯直有高氣,劭初善之,而後為隙,又與從兄靖不睦,(《蜀志》曰:“許靖字文休,少與從弟劭俱知名,並有人倫臧否之稱,而私情不協。劭為郡功曹,排擯靖不得齒齔,以馬磨自給。”)時議以此少之。初,劭與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