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卷十四 宗室四王三侯列傳第四



栩立四十年薨,子頃王商嗣。永元三年,封商三弟為亭侯。元年,封商四子為亭侯。

商立二十三年薨,子靖王宏嗣。立十二年薨,子惠王乾嗣。

元初五年,封乾二弟為亭侯。是歲,趙相奏乾居父喪私娉小妻,又白衣出司馬門,坐削中丘縣。時郎中南陽程堅素有志行,拜為乾傅。堅輔以禮義,乾改悔前過,堅列上,復所削縣。本初元年,封乾一子為亭侯。乾立四十八年薨,子懷王豫嗣。豫薨,子獻王赦嗣。赦薨,子珪嗣,建安十八年徙封博陵王。立九年,魏初以為崇德侯。

城陽恭王祉字巨伯,光武族兄、舂陵康侯敞之子也。

敞曾祖父節侯買,以長沙定王子封於零道之舂陵鄉,為舂陵侯。買卒,子戴侯熊渠嗣。熊渠卒,子考侯仁嗣。仁以舂陵地勢下濕,山林毒氣,上書求減邑內徙。元帝初元四年,徙封南陽之白水鄉,猶以舂陵為國名,遂與從弟巨鹿都尉回及宗族往家焉。仁卒,子敞嗣。敞謙儉好義,盡推父時金寶財產與昆弟,刑州刺史上其義行,拜廬江都尉。歲余,會族兄安眾侯劉崇起兵,王莽畏惡劉氏,征敞至長安,免歸國。

先是平帝時,敞與崇俱朝京師,助祭明堂。崇見莽將危漢室,私謂敞曰:"安漢公擅國權,群臣莫不回從,社稷傾覆至矣。太后春秋高,天子幼弱,高皇帝所以分封子弟,蓋為此也。"敞心然之。及崇事敗,敞懼,欲結援樹黨,乃為祉娶高陵侯翟宣女為妻。會宣弟義起兵欲攻莽,南陽捕殺宣女,祉坐系獄。敞因上書謝罪,願率子弟宗族為士卒先。莽新居攝,欲慰安宗室,故不被刑誅。及莽篡立,劉氏為侯者皆降稱子,食孤卿祿,後皆奪爵。及敞卒,祉遂特見廢,又不得官為吏。

祉以故侯嫡子,行淳厚,宗室皆敬之。及光武起兵,祉兄弟相率從軍,前隊大夫甄阜盡收其家屬系宛獄。及漢兵敗小長安,祉挺身還保棘陽,甄阜盡殺其母弟妻子。更始立,以祉為太常將軍,紹封舂陵侯。從西入關,封為定陶王。別將擊破劉嬰於臨涇。

及更始降於赤眉,祉乃間行亡奔洛陽。是時宗室唯祉先至,光武見之歡甚。建武二年,封為城陽王,賜乘輿、御物、車馬、衣服。追謚敞為康侯。十一年,祉疾病,上城陽王璽綬,願以列侯奉先人祭祀。帝自臨其疾。祉薨,年四十三,謚曰恭王,竟不之國,葬於洛陽北芒。

十三年,封祉嫡子平為蔡陽侯,以奉祉祀;平弟堅為高鄉侯。

初,建武二年,以皇祖、皇考墓為昌陵,置陵令守視;後改為章陵,因以舂陵為章陵縣。十八年,立考侯、康侯廟,比園陵,置嗇夫。詔零陵郡奉祠節侯、戴侯廟,以四時及臘歲五祠焉。置嗇夫、佐吏各一人。

平後坐與諸王交通,國除。永平五年,顯宗更封平為竟陵侯。平卒,子真嗣。真卒,子禹嗣。禹卒,子嘉嗣。

泗水王歙字經孫,光武族父也。歙子終,與光武少相親愛。漢兵起,始及唐子,終誘殺湖陽尉。更始立,歙從入關,封為元氏王,終為侍中。更始敗,歙、終東奔洛陽。建武二年,立歙為泗水王,終為淄川王。十年,歙薨,封小子燀為堂谿侯,奉歙後。終居喪思慕,哭泣二十八日,亦薨。封長子柱為邔侯,以奉終祀,又封終子鳳曲陽侯。

歙從父弟茂,年十八,漢兵之起,茂自號劉失職,亦聚眾亦、密間,稱厭新將軍。攻下潁川、汝南,眾十餘萬人。光武既至河內,茂率眾降,封為中山王。十三年,宗室為王者皆降為侯,更封茂為穰侯。

茂弟匡,亦與漢兵俱起。建武二年,封宜春侯。為人謙遜,永平中為宗正。子浮嗣,封朝陽侯。

浮弟尚,永元中為征西將軍。浮傳國至孫護,無子,封絕。延光中,護從兄瑰與安帝乳母王聖女伯榮私通,遂取伯榮為妻,得紹護封為朝陽侯,位侍中。及王聖敗,貶爵為亭侯。

安城孝侯賜字子琴,光武族兄也。祖父利,蒼梧太守。賜少孤。兄顯報怨殺人,吏捕顯殺之。賜與顯子信賣田宅,同拋財產,結客報吏,皆亡命逃伏遭赦日。會伯升起兵,乃隨從攻擊諸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