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四十一 志第二十二



第六節。中道,門旗隊一百二十三人:騎執門旗四十,五方色龍旗十,步執紅龍門旗六十,麋旗一,簇輦紅龍旗八,日月旗二,麟旗一,鳳旗一,旗皆一人。(並鐵甲、兜牟、紅錦襖、紅背子,馬執者惟紅背子,步執門旗仍帶劍。)金輅,(皇太后乘之,公主侍坐,故在玉輅之前。)駕士九十四人,(赤平巾幘、緋繡對鳳大袖、緋抹額、赤袴、鞋襪。)擊鞭內侍十人,(皂帽、紅錦襖、塗金銀束帶。)駕頭下,(御床也。)抱駕頭內侍一人,(長腳幞頭、紫羅公服、塗金銀束帶。)控馬二人,(錦帽、錦絡縫寬衫、銀大佩腰帶。)廣武官十二人,(錦帽、白鞓銀束帶、襖。)茶酒班執從物十一人,水罐二、香球二、唾盂一、廝羅一、手巾一、御椅三人、踏床一,(皂帽、碧錦團襖、紅錦背子、塗金銀束帶。)共百三十人。拱聖直,人員二人。長行三十八人。(真珠頭巾、紅錦四衤癸襖、塗金銀束帶。)導駕官四十二人,(朝服。)從人八十四,(錦帽、紫絡縫寬衫、大佩銀腰帶。)仗劍六人,(皂帽、紅錦團襖、紅錦背子、鐵甲、弓矢、器械。)廣武把行門八人,殿班把行門三十五人。(服並如仗劍。)玉輅,(帝後同乘,太子陪坐。)駕士百二十八人,(服如金輅,惟用青色。)千牛將軍一人,(具裝,執長刀於輅右。)左右點檢二人,(披金甲。)夾輅大將軍二人,陪輅將軍二人,(並朝服。)進輅職掌二人,(長腳幞頭、紫寬衫、塗金銀腰帶。)教馬官二人,(長腳幞頭、緋抹額、紫寶相花衫、塗金銀腰帶。)部押二人,(皂帽、鐵甲、紅錦襖、執骨朵。)挾輅八人,控踏路馬四人,(馬二匹,銅面、包尾、涼屜,人服如駕士。)共一百五十三人。龍翔馬隊二十隊,六百二十人,分左右,每隊人員三人,(皂帽、鐵甲、紅錦襖、紅背子、弓矢、劍、骨朵、甲馬。)殿侍二十八人。(鐵甲、紅錦背子、弓矢、器械、甲馬。)東第五班,金槍六隊,每隊旗三人、槍二十五人,(內二十人佩弓矢。)共一百六十八人。(並裹鐵兜牟、金槍。)銀槍六隊,每隊旗三人、槍二十五人,(內二十人佩弓矢。)共一百六十八人,(並裹鐵笠,銀槍。)東第四班,二隊,每隊旗三人、弩二十五人,共五十六人。(鐵笠、兜牟。)神勇步隊七百人:分左右作四重,每重人員十,(皂帽、紅錦團襖、弓矢、器械、骨朵。)長行六百六十人,(並鐵兜牟、甲。)內拱聖骨朵直一百六十四人,拱聖槍直一百六十四人,(內執子旗者二人,余執槍。)拱聖弓箭直一百六十六人,(弓矢、器械、執骨朵。)拱聖弩直一百六十六人。(挾弩、〈革胡〉〈革魯〉。)廣武骨朵大劍三百一十人:指揮使五人,(紅錦襖、紅背子。)都頭五人,(紅襖、紅背子、並皂帽、塗金腰帶、骨朵。)長行三百人。(內一百人簇四金鵬錦帽、紫孔雀寬襖、白鞓銀束帶、骨朵,二百人金鍍銀花朱紅笠、緋對鳳寬襖、銀帶、執銀花大劍。)導駕官四十二員,從者八十四人。(服已見前。)外仗。青龍白虎隊五十二人:果毅都尉二人,青龍旗一、白虎旗一,旗五人,弩六人,弓矢十四,槊二十。(服已見前。)

第七節。中道,駕後輔龍直樂三十一人:拍板一,篳篥十五,笛十四,人員一人。(長行三十人,樂器自備,並皂帽、紅錦襖、塗金束帶,並馬。人員執骨朵。)扇筤二十五人:執筤官一人,控馬二人,(服並如前例。)紅龍扇二,(長腳幞頭、紫公服、塗金銀束帶。)廣武二十人:(錦帽、繡寬襖、白鞓銀束帶、紫對鳳十領、緋對鳳十領。)七寶輦輿士四十二人:什將、人員十六人,(皂帽、紅錦團襖。)長行二十六人。(盤裹幞頭、紅錦四衤癸襖、塗金束帶。)持鈒隊五十人:旅帥二人,(服如都尉。)重輪旗二,旗五人,(服同前例。)紅羅大傘二,大雉扇八,小雉扇八,紅羅繡華蓋一,(武弁、緋寶相花衫、革帶、袴、錦螣蛇。)朱團扇八,(黃寶相花衫。)真武幢一,(皂寶相花衫。)睥睨八,(緋寶相花大袖。)麾一,幢一。(紫寶相花衫、銀褐抹帶。)後部鼓吹三百三十七人:鼓吹丞二人,典士四人,部轄指揮使一人,主帥十八人,金鉦、掆鼓各三,羽葆鼓十二,歌二十四,拱辰管二十四,簫二十四,笳二十四,節鼓二,鐃鼓十二,歌十六,簫二十四,笳二十四,小橫吹一百二十。(青苣紋袍、抹額、抹帶,余並與前同。)金吾牙門旗第三門,牙門旗四,旗三人,監門校尉六人。(服、執同第一門。)黃麾後第一部二百七十二人,第二部二百七十二人,第三部二百七十二人,殿中侍御、衛大將軍、折衝都尉、龍頭竿以下名色,並如前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