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五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建中元年冬,鑾駕幸奉天,沇奔行在,為賊候騎所拘執,欲以偽職誘之,因絕食稱病,潛竄里閭間。京師平,首蒙旌擢,拜右散騎常侍。尋以疾終,年七十四,追贈工部尚書。

薛珏,字溫如,河中寶鼎人。祖寶胤,邠州刺史。父紘,蒲州刺史。珏少以門蔭授懿德太子廟令,累授乾陵台令。無幾,拜試太子中允,兼渭南尉,奏課第一。間歲,復以清名尤異聞,遷昭德令。縣人請立碑紀政,珏固讓不受。遷楚州刺史、本州營田使。

先是,州營田宰相遙領使,刺史得專達,俸錢及他給百餘萬,田官數百員,奉廝役者三千戶,歲以優授官者復十餘人。珏皆條去之,十留一二,而租入有贏。為觀察使誣奏,左授硤州刺史,遷陳州刺史。

建中初,上分命使臣黜陟官吏,使淮南李承以珏楚州之去煩政簡,使山南趙贊以珏硤州之廉清,使河南盧翰以珏之肅物,皆以陟狀聞,加中散大夫,賜紫。宣武軍節度使劉玄佐署奏兼御史大夫、汴宋都統行軍司馬。無幾,李希烈自汴州走,除珏汴州刺史,遷河南尹,入為司農卿。

當是時,詔天下舉可任刺史、縣令者,殆有百人。有詔令與群官詢考,及延問人間疾苦,及胥吏得失,取其有惻隱、通達事理者條舉,什才一二。宰相將以辭策校之。珏曰:"求良吏不可兼責以文學,宜以聖君愛人之本為心。"執政卒無難之,皆敘進官,頗多稱職。

貞元五年,拜京兆尹。珏剛嚴明察,練達法理,以勤身率下,失於纖巧,無文學大體。八年,坐竇參改太子賓客。無幾,除嶺南節度觀察使。以疾卒,年七十四,廢朝一日,贈工部尚書。有子存慶,自有傳。

李惠登,平盧人也。少為平盧裨將。安祿山反,遂從兵馬使董秦海轉收滄、棣等州,輕師遠斗,賊不能支。史思明反,復陷於賊。脫身投山南節度使來瑱,奏授試金吾衛將軍。

李希烈反,授惠登兵二千,鎮隋州。貞元初,舉州歸順,授隋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遭李忠臣、希烈殲殘之後,野曠無人。惠登樸素不知學,居官無拔萃,率心為政,皆與理順。利人者因行之,病人者因去之,二十年間,田疇辟,戶口加。諸州奏吏入其境,無不歌謠其能。及於頔為山南東道節度,以其績上聞,加御史大夫,升其州為上。尋加檢校國子祭酒。及卒,加贈洪州都督。

任迪簡,京兆萬年人。舉進士。初為天德軍使李景略判官。性重厚,嘗有軍宴,行酒者誤以醯進。迪簡知誤,以景略性嚴,慮坐主酒者,乃勉飲盡之,而偽容其過,以酒薄白景略,請換之,於是軍中皆感悅。及景略卒,眾以迪簡長者,議請為帥。監軍使聞之,拘迪簡於別室,軍眾連呼而至,發戶扃取之。表聞,德宗使察焉,具以軍情奏,除豐州刺史、天德軍使,自殿中授兼御史大夫,再加常侍。追入,拜太常少卿、汝州刺史、左庶子。

及張茂昭去易定,以迪簡為行軍司馬。既至,屬虞候楊伯玉以府城叛,俄而眾殺之。迪簡兵馬使張佐元又叛,迪簡政殺之,乃得入。尋加檢校工部尚書,充節度使。

初,茂昭奢盪不節,公私殫罄。迪簡至,欲饗士,無所取給,乃以糲食與士同之。身居戟門下凡周月,軍吏感之,請歸堂寢,迪簡乃安其位。三年,以疾代,除工部侍郎,至京,竟不能朝謝。改太子賓客卒,贈刑部尚書。

范傳正,字西老,南陽順陽人也。父倫,戶部員外郎,與郡人李華敦交友之契。傳正舉進士,又以博學宏辭及書判皆登甲科,授集賢殿校書郎、渭南尉,拜監察、殿中侍御史。自比部員外郎出為歙州刺史,轉湖州刺史,歷三郡,以政事修理聞。擢為宣歙觀察使,受代至京師,憲宗聞其里第過侈,薄之,因拜光祿卿。以風恙卒,贈左散騎常侍。

傳正精悍有立,好古自飭。及為廉察,頗事奢侈,厚以財貨問遺權貴,視公蓄如私藏,幸而不至甚敗。褐衣時游西邊,著《西陲要略》三卷。

袁滋,字德深,陳郡汝南人也。弱歲強學,以外兄道州刺史元結有重名,往來依焉。每讀書,玄解旨奧,結甚重之。無何,黜陟使趙贊以處士薦,授試校書郎。何士乾鎮武昌,闢為從事,累官詹事府司直。部有邑長,下吏誣以盜金,滋察其冤,竟出之。御史中丞韋縚聞之,薦為侍御史,轉工部員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