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五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貞元十九年,韋皋始通西南蠻夷,酋長異牟尋貢琛請使,朝廷方命撫諭,選郎吏可行者,皆以西南遐遠憚之。滋獨不辭,德宗甚嘉之,以本官兼御史中丞,持節充入南詔使。未行,遷祠部郎中,使如故。來年夏,使還,擢為諫議大夫。俄拜尚書右丞,知吏部選事。出為華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潼關防禦使、鎮國軍使。以寬易清簡為政。百姓有至自他境者,皆給地以居,名其居曰義合里。專以慈惠為本,人甚愛之。然百姓有過犯者,皆縱而不理。擒盜輒舍,或以物償之。征拜金吾衛大將軍,耆耋鰥寡遮道不得進。楊於陵代其任,宣言謂百姓曰:"於陵不敢易袁公之政。"然後羅拜而訣。

上始監國,與杜黃裳俱為相,拜中書侍郎、平章事。會韋皋歿,劉辟擁兵擅命,滋持節安撫。行及中路,拜檢校吏部尚書、平章事、劍南西川節度使,百姓立生祠禱之。征拜戶部尚書,連為荊襄二帥,改彰義軍節度、隨唐鄧申光等州觀察使。逆賊吳元濟與官軍對壘者數年,滋竟以淹留無功,貶撫州刺史。未幾,遷湖南觀察使卒,年七十,贈太子少保。

滋工篆籀書,雅有古法。因使行,著《雲南記》五卷。嘗讀劉暉《悲甘陵賦》,嘆其褒善懲惡雖失《春秋》之旨,然其文不可廢,因著《甘陵賦後序》。

子都,仕至翰林學士。

薛苹,河東寶鼎人也。少以吏事進,累官至長安令,拜虢州刺史。朝廷以尤課擢為湖南觀察使,又遷浙江東道觀察使,以理行遷浙江西道觀察使。廉風俗,守法度,人甚安之。理身儉薄,嘗衣一綠袍,十餘年不易,因加賜朱紱,然後解去。

苹歷三鎮,凡十餘年,家無聲樂,俸祿悉以散諸親族故人子弟。除左散騎常侍致仕。時有年過懸車而不知止者,唯苹年至而無疾請告,角巾東洛,時甚高之。卒,年七十四,贈工部尚書。

閻濟美,登進士第。累歷台省,有長者之譽。自婺州刺史為福建觀察使,復為潤州刺史、浙西觀察使。所至以簡淡為理,兩地之人,常賦之外,不知其他。入拜右散騎常侍。華州刺史、潼關防禦、鎮國軍使,入為秘書監。以年及懸車,上表乞骸骨,以工部尚書致仕。後以恩例,累有進改。及歿於家,年九十餘。

贊曰:聖人造世,才傑濟時。在理致治,無為而為。坑鷫非議,簡易從規。樂只君子,邦家之基。

《舊唐書》 後晉·劉昫等史籍選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