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六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下



十九年五月,吐蕃使論頰熱至。六月,以右龍武大將軍薛伾兼御史大夫,使於吐蕃。二十年三月上旬,贊普卒,廢朝三日,命工部侍郎張薦弔祭之。贊普以貞元十三年四月卒,長子立;一歲卒,次子嗣立。命文武三品以上官吊其使。四月,吐蕃使臧河南觀察使論乞冉及僧南撥特計波等五十四人來朝。十二月,遣使論襲執、郭志崇來朝。

二十一年二月,順宗命佐金吾衛將軍、兼御史中丞田景度持節告哀於吐蕃,以庫部員外郎、兼御史中丞熊執易為副使。七月,吐蕃使論悉諾等來朝。永貞元年十月,贊普使論乞縷勃藏來貢,助德宗山陵金銀、衣服、牛馬等。十一月,以衛尉少卿、兼御史中丞侯幼平充入蕃告冊立等使。

元和元年正月,福建道送到吐蕃生口十七人,詔給遞乘放還蕃。六月,遣使論勃藏來朝。五年五月,遣使論思耶熱來朝,並歸鄭叔矩、路泌之柩及叔矩男文延等一十三人。叔矩、泌,平涼之盟陷焉,凡二十餘年,竟不屈節,因沒於蕃中,至是請和,故歸之。六月,命宰相杜佑等與吐蕃使議事中書令廳,且言歸我秦、原、安樂州地。七月,遣鴻臚少卿、攝御史中丞李銘為入蕃使,丹王府長史、兼侍御史吳暈副之。六年至十年,遣使朝貢不絕。十二年四月,吐蕃以贊普卒來告,以右衛將軍烏重玘兼御史中丞,充弔祭使,殿中侍御史段鈞副之。

十三年十月,吐蕃圍我宥州、鳳翔,上言遣使修好。是月,靈武於定遠城破吐蕃二萬人,殺戮二千人,生擒節度副使一人、判官長行三十九人,獲羊馬甚眾。平涼鎮遏使郝玼破二萬餘眾,收復原州城,獲羊馬不知其數。夏州節度田縉於靈武亦破三千餘人。十一月,鹽州上言:吐蕃入河曲,夏州破五萬餘人。靈武破長樂州羅城,焚其屋宇器械。西川節度使王播攻拔峨和、棲雞等城。

十四年正月,敕曰:

朕臨御萬邦,推布誠信。西戎納款,積有歲時,中或虧違,亦嘗苞貸。我有殊德,寧不是思,重譯貢珍,道途相繼,申恩示禮,曾無闕焉。昨者蕃使奉章,又至京輦,將君長之命,陳和好之誠。臨軒召見,館氣加厚,復以信幣,諭之簡書。亦既言鏇,才及近甸,遽聞蟻聚,來犯封陲,河曲之間,頗為暴擾。背惠棄約,斯謂無名,公議物情,鹹請誅絕。朕深惟德化之未被,豈慮夷俗不之賓,其國失信,其使何罪!釋其維縶以遂性,示之弘覆以忘懷。予衷苟孚,庶使知感。其蕃使論矩立藏等並後般來使,並宜放歸本國。仍委鳳翔節度使以此意曉喻。

八月,吐蕃營於慶州方渠,大軍至河州界。十月,吐蕃節度論三摩及宰相尚塔藏、中書令尚綺心兒共領軍約十五萬眾,圍我鹽州數重。党項首領亦發兵驅羊馬以助。閱歷三旬,賊以飛梯、鵝車、木驢等四面齊攻,城欲陷者數四。刺史李文悅率兵士乘城力戰,城穿壞不可守,撤屋版以御之,晝夜防拒,或潛兵斫營,開城出戰,約殺賊萬餘眾。諸道救兵無至者。凡二十七日,賊乃退。

十五年二月,以秘書少監兼御史中丞田洎入吐蕃告哀,並告冊立。三月,攻掠我青塞堡。七月,遣使來弔祭。十月,侵逼涇州。命右軍中尉梁守謙充左右神策、京西、京北行營都監,統神策兵四千人,並發八鎮全軍往救援。以太府少卿、兼御史中丞邵同持節入吐蕃,充答請和好使。貶前入吐蕃使、秘書少監田洎郴州司戶。

初,洎入蕃為弔祭使,蕃請於長武城下會盟。洎懦怯,恐不得還,唯唯而已。至是西戎入寇,且曰:"田洎許我統兵馬赴盟誓。"遂貶之。戎人實以邊將擾之致忿,徒假洎為辭也。涇州上言:"吐蕃大將並退。"於是罷神策行營兵。自田縉統夏州,以貪狠侵擾,党項苦之,屢引西戎犯塞。及是大兵入寇,邊將郝玼數襲擊蕃壘,殺戮甚眾,邠州李光顏復以全師而至,戎人懼而退。蓋田縉始生國患,而賴光顏、郝玼之驅戮也。十一月,夏州節度使李佑自領兵赴長澤鎮,靈武節度使李聽自領兵赴長樂州,並奉詔討吐蕃也。十二月,吐蕃千餘人圍烏、白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