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第二卷驚風密雨)》第二十八章 感忠良義釋打虎將 蓄叛奴密遣下毒人


吳應熊派他夜闖禁宮,並不是要行刺康熙,而是要盜取金牌令劍。現在,吳應熊的手中已經有了朱三太子送的銀牌,再有這件東西,回雲南一路上便可以暢通無阻了。但吳應熊做夢也沒想到,曾在虎口中救過吳三桂的皇甫保柱,此時此刻的心境,想法已經和離開五華山時有了極大的變化。自從安慶和袞州兩度與伍次友相處,保柱已覺察到自己什麼地方有些不對頭。像伍次友這樣品行端正的讀書人,而且也是漢人,受盡了折磨苦難,仍舊心無二念地效忠康熙,這是為什麼呢?開始他總用伍次友是皇帝的老師來自慰自解,但一路查訪下來,不但讀書人,就是山野樵父、農夫商賈,也無不稱頌康熙的德政,而自己的恩主吳三桂竟像狗屎一樣沒人理睬。保柱心中便更加疑惑:自己這隻鳥是不是錯站了樹枝兒?那一天,皇上駕幸吳應熊的府邪,皇甫保柱見到了康熙。這位青年皇帝的聰明睿智,他的豁達大度,他的從容不迫,他的遠見,他的魅力更深深地打動了保柱。
今天晚上,他按照內務府黃敬提供的情報,先到了乾清宮,但是那裡燈火通明,戒備森嚴,一時間很難下手,便又飛身來到養心殿,靠著一身白衣的掩護,趴在殿角房頂上,偷看了一個多時辰。有關康熙如何晝夜勤政的事,外邊也有傳言。但今日一見,不由得保柱不動心。尤其是聽到康熙關於免徵賦稅,讓百姓度過春荒的話,更使他心動,上哪兒去找這樣一位好皇帝呢?
他趴在房頂上想了很多很多。吳三桂在五華山,酒酣耳熱之際,將大盤朱玉、滿箱金銀傾灑到地下,讓歌伎、侍衛們都去爭搶,自己卻和姬妾在一旁鼓掌大笑,這種行為與康熙比起來,連豬狗也不如!保柱真痛悔呀,自己許身匪類,猶以國士自居,比起殿內殿外,漫漫風雪,茫茫冬夜之中,輔佐護衛皇上的大臣、侍衛們,他更感到無地自容。所以,便毅然決然地跳到院子裡,想在皇上面前表明心跡,一死了之。
聽完皇甫的話康熙久久沉思不語。他喜愛保柱的武功,更喜愛他的爽直真誠。他在想,對皇甫保柱這樣的人,應該怎么用他呢?留在身邊,顯然會讓吳三桂多心;放他回去吧,他身在曹營心在漢,萬一露了破綻,就會有殺身之禍。皇甫保柱似乎是明白了康熙的意思,開口說道:“如果皇上能放心,我還想回到吳應熊那裡去。”
“嗯?那是有危險的,你知道嗎?”
“知道。但是,保柱身無寸功,用什麼報效明主?看吳應熊的意思還有下一步棋,皇上在他跟前有個人到好些。聽說太監裡邊有不少人是鍾三郎香堂的會眾,其中還有幾個和吳應熊有來往。皇上一飲一食、一行一動都要當心!”
康熙心裡打了個寒戰,這正是他最關心的事,也是他派小毛子打進去的原因:“好吧,難得保柱將軍如此忠義,就依你之言吧。不過,回去之後,覺得為難的事不要勉強辦;不是必要的事,也不要報。有急事就去找魏東亭好了。”說罷,回身進了西閣,從一隻金漆盒子裡取出一面金牌令箭。笑道,“你不是來盜這個東西的么?總不能空手回去——拿了!”
“謝萬歲!”保柱見康熙如此真誠相待,熱淚奪眶而出,雙手接過令箭,叩了頭起身又團團一揖道:“如此,罪臣去了!”轉身出殿,將身一擰,一個燕子穿雲,無聲無息地消失在雪夜之中。這絕頂的輕身功夫,驚得眾人瞠目結舌。
“張萬強!”康熙大聲叫道。
“奴才在!”
“黃敬來了沒有?”
“他請假了。”
“嚴加提防!今晚在場的太監、宮人都交代了,敢有走漏出去的,立刻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