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第二卷驚風密雨)》第十四章 怒陳辭赴水明心志 感相助贈簪寄深情


一碗熱豆腐腦,兩個燒餅下吐,周培公渾身都是暖烘烘的。偷眼瞧那姑娘時,見她正神態自若地涮洗碗具,便立起身來有點拘束地問道:“姑娘,你叫什麼名字,住什麼地方,能告訴我么。”
“我叫阿瑣,家就住在胡同北口——您呢?”
“我叫周培公,眼下窮困潦倒,四處飄零。……”
話說不下去了。姑娘默默無語地打開錢匣子,把裡邊的十枚銅子兒,全都倒出來,放到桌子上,略一沉吟又拔下頭上的銀簪放在錢上,不好意思地說道;“論恩公心地,神佛定會保佑。我們小戶人家幫不了大忙,這點心意,請恩公收下。
“不不不!這怎么成?”
“恩公您要是嫌棄,我就……”
周培公全身的血都要沸騰了。上前拿起簪子,又拈起一枚銅錢袖在懷裡,卻把其餘的銅錢推還給姑娘:“小大姐,我領情了!以此一簪一錢為證,不死必當厚報!”說著頭也不回去了。
阿瑣正要叫住周培公,卻見自己的擔子旁走過一個青年書生,和顏悅色地說道:“姑娘,他既然不肯受你的贈,你追上去也沒用,只是我不明白,你們好象並不認識,你為什麼叫他恩公呢?”
一邊說著,一邊隨手翻起周培公丟在桌上的詩稿來。
阿瑣含著眼淚,把燈節那天發生在正陽門前的事說了一遍。那青年書生一邊聽,一邊誇讚:“嗯,這年輕人是個正人君子,剛直男兒。這樣吧。他的這本詩槁,我替你追上去還給他。你小本生意,掙錢不易,這個就送給你吧。”說著把一枚似錢非錢的東西放在桌上,轉身走了,阿瑣撿起來一看,原來竟是一枚金瓜子!
這個年輕人不是別人,正是當今皇帝康熙。他趁端陽佳節,帶了九門提督圖海微服出來,查訪京師的民情風俗。離開了阿瑣的小吃擔子,他站在道旁,仔細翻看周培公的詩稿。前面幾頁全是詩詞一類的東西,後面卻畫了一些曲曲彎彎的圖畫,還標著一些符號,不知是什麼?站在康熙身旁的圖海,一眼看見這圖畫,馬上興奮起來,悄悄地在康熙耳邊說:“萬歲,此人不僅會文,而且知兵,這上面畫的是浙鄂川陝的地輿圖。”康熙聽了,更是歡喜:“嗯,此人大才可用,為什麼卻名落孫山呢?回頭,你替他安排一下。”正說間,稿頁之中滑出一張紙來,康熙打開一看,那十分熟悉的筆跡立刻映入眼帘。啊,是伍先生的親筆書信!